第二百一十一幕 人才不请自来
你们那边么?”

  “我们这边也差不多。不过,与你们那边相比要更激进一些。

  因为,在这以前,我们这边已经扶植过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

  不过,这些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脱离了掌控。

  这次,这个天使投资的模式,让主导对外投资的那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已经像是放了三磅的血一样,开始疯狂的亢奋了起来。

  老头子对于这个计划,也有一些意动。

  毕竟,单单一家银行,怎么能比得上有诸多企业所拱卫的银行呢?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属于这个行业的晴雨表。

  银行业也不例外。

  如果当银行业阴雨连绵的时候,投资的其他行业企业,忽然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能够把握住的机遇岂不是更多,抗风险能力岂不是更强?

  投资的产业越多,作为核心的银行,岂不是最安全?

  甚至,能够在其它银行弱势的时候,逆势收购它们。就像是美国银行现在所作的那样。

  不过,我对于这样的做法不看好。

  我认为银行业就应该是纯粹的银行业。

  银行里的人,可能对于钱很擅长,但是对于其它事情,不见得很擅长。

  我们又怎么评判一家企业是否能够做起来呢?

  如果做不起来,岂不是白白浪费的很多钱,在整个华尔街也要成为一个笑话?”

  “你们的老头子,还真是有开拓之心啊。”喝了一口混合着大量牛奶和白糖咖啡的男人说完,摇了摇骰子,继续说道,“或许你们那边,真的能够成为更加卓越的银行。倒是我们这边,只是为了人少走一点,呵……”

  “算了,不说我们自己了。你觉得克莱登投资银行,能够存活多久么?

  我觉得很大概率,明年就会消失不见。”

  “老规矩?”

  “嗯,老规矩。”

  “既然你说明年就会消失不见。那就以明年的十二月三十一号为基准。如果在这之前之后,克莱登投资银行,还继续存在并且还维持着业务,那么就是你输了。”

  “如果没有继续存在,就是你输了。”

  “赌多少?”

  “一千美金。”

  “你还真是不看好它啊。好,就一千美金好了。”

  银行业的任何一份子,几乎都是不折不扣的赌徒。

  他们为了他们所认定的事情,付出大量的金钱。

  不过,失败的后果,绝大多数时候,却并非由他们自己去承担。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两个普通的银行从业者,资产可能会有一千美金,但是能够拿出来的现金,可远没有这么多。

  两个人身后,都各自有着一群金主。

  这群金主,可能是西部淘金浪潮中的赢家,也有可能是南方的种植园主。

  他们将资金交给这些银行从业者,以求增值。

  而他们进行的增值业务,不光有期货与股票,还有的就是这样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