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导演的日常
,到了宣传最关键时期,即便是再不情愿,该参加的活动还是得参加,不愿意也不行!

  毕竟,的盈利关系到工作室的年终奖!

  ……

  戴了层口罩,鸭舌帽,墨镜就算了,车子停在帽儿胡同旁边的停车场。

  沿着胡同口慢慢踱着步子。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老北京人说话特好听,也就是在这种氛围下,老舍才能创作…

  汪曾祺老先生曾经说过‘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破家值万贯”。’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也是,生在皇城脚下,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繁华、兴衰这种事在老北京人看来应该是最常见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没有永远的豪门贵族!

  所以,北京人是不大瞧得起外地人的,甚至他们连本地人也瞧不起。

  “不就有俩臭钱嘛,有什么了不起?”

  但事实却是,有两臭钱,不知道怎么嘚瑟的人太多了!

  比方说最近尤酷上线的!

  20分钟的微电影:李莲杰担任制片人,文彰担任导演,主演是马芸,参演的则有吴景、甄子弹、邹市名、托尼·贾等,八爷、洪景宝、程晓东担任武术指导。

  这样的阵容如果不是马芸,真请不动!

  小白当然也点开了,只看了三分钟,他就败退了,单纯从电影角度讲,太烂了…

  大概是看穿中国足球了。

  不打算跟许家印干了。

  觉得中国电影还有救。

  上次弄了个、,赔到爸爸怀疑人生,于是,本着实践出真知,老一代企业家的精神,马芸亲自出台了…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

  某集团公司,要众筹拍电影,一千多万制作成本的预算,院线级别。剧本改了许多版都不满意,只好找了新编剧。

  编剧:觉得之前的剧本是哪里不满意。

  客户:我们觉得后面好多版,都没有第一稿好。

  编剧:那为什么不按照第一稿拍?

  客户:第一稿只有一个几千字的故事大纲。

  编剧:…所以还木有剧本?只有大纲?

  客户:有区别吗?我们收集的意见大家都对第一稿满意。

  编剧:请问你们在哪里收集的意见?

  客户:跟我们所有员工啊!四千多人,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写意见的!

  编剧:…4000多人?

  客户:是啊,拍电影的钱是员工众筹的。

  编剧:…所以每改一次都有4000多条修改意见?

  客户:是啊,我们员工都是手写的。

  编剧:我没见过这样改剧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