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对话
�匠精神。

  作为多年合作的老搭档,冯晓刚用刘振云做例子,解释“工匠精神”:没有大作家的架子,既愿意改写剧本,又不厌其烦的修改。”

  “自己不会的事要做不好,是情有可原的。自己会做的事没有做好,我觉得是不能原谅的。不是别人不能原谅,是你自己不能原谅。”

  陈可欣则当场朗读了一段工匠精神的官方解释,认为拍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影无妨,但必须拍市场需求与内心爱好有契合点的电影,才能达成工匠精神。

  而戴景华把中国电影如何具备工匠精神浓缩成一句话:在技术上合格,并总结为这是行业的底线。

  “我觉得之所以大家现在提到了‘工匠精神’,主要还是因为行业内赚热钱的现象太多了。”

  “电影制作至少要讲究工业的基本流程,像那种三天拍完,直接上院线的综艺电影,那玩意不算电影!”

  diss了一下综艺电影,话题终于到了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烂片!

  冯晓刚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可能他想引导话题,毕竟定档国庆,可能他真的就这么想,开口直接喷:“中国现在有这么多烂片,我这么说,可能有点冒犯了在座的诸位,但我还是想说,还不是因为有一大批的垃圾观众,你们不去捧场,就没这东西的生存空间,制片方也就不会投资这样的电影,但现状却是,这类的电影票房还很好,这也就助长了垃圾电影的生存空间…”

  刘振云大概被老友惊到了,他都能猜到明天的新闻肯定有一堆媒体用‘震惊’体发言‘冯晓刚炮轰观众垃圾…’

  这话当然没问题,如果是李安说的话!

  可是换了冯晓刚,总觉得有点别扭。

  公映,冯晓刚面对媒体说:“吴一凡和李一峰都是非常阳光的孩子,充满了正能量,跟他们在一起我非常愉快!”然后他又说了“如今的小鲜肉都太娘”!

  公映,冯晓刚面对媒体说:“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能力万万不能低估”现在他又说“中国有一批垃圾观众”。

  是不是有点首鼠两端?

  一个民族的堕落首先是精英的堕落,而精英堕落的标志是开始不停抱怨民众的堕落!

  陈可欣还有戴景华有点没跟上冯导的思路,后者喷了有一句‘责任不在观众,而是影视资本的高度垄断…’

  小白接过话茬:“不否认国内确实存在一批的垃圾观众,但现状已经好了好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烂片真的就没人捧场,以至于发展到现在只要看到一些特定的演员,观众下意识就认定这就是烂片!就不买票,甭管你吹得有多响亮,微博买了多少条热搜,没用!”

  “比方说那部,卖的就不怎么样,这要按前几年的观众口味,这样的大制作,请了一堆的大明星,怎么着也得有10亿的票房成绩。”

  “回到烂片多的问题,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电影人整体业务能力不高,只有迎合低层次审美观众的能力,殊不知大部分的观众审美早就进化到了另一层阶段,吃了蛋糕,再回去吃窝窝头,肯定觉得不爽,可是,那帮电影人却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因为以前就是这么干的!我们的电影人审美确实应该提高了!”

  “举个例子,前两天我去客串了一部在电影,去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部烂片,但是没办法,我欠了人家人情债,得还!”

  “拿钱了吗?”

  陈可欣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