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蛋糕(说点干货)
�制片到投资,诸多的方面都会分享这块蛋糕。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要向“专资办”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由各电影院每月支付给“专资办”,上缴国库。

  其次,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就是向国税、地税缴纳各种赋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并缴纳。

  以上两项,合计5+33=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83=917是“可分账票房”!

  这就是12亿…

  当然,电影发展委员会给十亿票房以上的电影发放1000万的奖励,这是鼓励国产电影向钱看?

  明确规定了:“zf对进入市场发行放映的国产3d、巨幕等高新技术格式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分档对影片版权方进行奖励: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奖励500万;5亿以上重奖1000万。”

  搞不懂电影局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章,大部分国家,例如韩国、日本他们奖励的对象是拿奖电影…

  现阶段的很多国产电影投资那么大,动辄制片成本破亿,制片方难道不担心收不回成本吗?

  是,如果仅仅只是片方出钱,他们肯定担心!

  别着急,我们有电影精品专项资金!

  大家常说十部国产片有八九部亏了,实则不然,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国家、当地zf的各种补贴、扶持、奖励。

  电影精品专项资金自1996年发起后至今已过21年,每年¥1亿+的投入对电影产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是与“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列的两大电影补贴项目,也是一部分影片重要的收益来源。

  举个例子,陈恺哥的还有,包括之前的,哪一个没有当地zf的支持?

  83的不可分账票房之外还需要向中影数字缴纳1到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

  请注意,此费不是“拷贝费”。

  现阶段,所有的院线都采用数字放映,以前那样直接卖拷贝的不存在!

  为什么要收这笔钱?

  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1990年代初,数字技术取代胶片时,全国绝大部分影院没有资金更换数字电影放映机,是“中影数字”出资完成了设备升级,它对中国电影数字化进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时至今日,全国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数字”的数字放映机,因此,它要抽成。

  另方面,截至2016年底,全国至少一半的数字电影的发行方是“中影数字”,你要是问另一半为什么也要缴纳?

  放映秘匙可以通过dcp制成,可是,影院的放映机大都是“中影数字”投资的,所以,它不认可其它单位尤其民营企业制作的秘钥。

  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影片的秘钥要么是“中影数字”制作的,要么是“华影”制作的,要么是国家新闻出版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制作的,别无其它可能。

  全国每一家影院创办之初,都会从国家新闻出版电影局获得一个8位编码,这是唯一的识别码;全国每一家影院的每一个影厅的服务器,也有一个类似网络ip地址似的的唯一标识吗,放映任何一部影片前都需要专用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