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碧阴
�子等人在塞北做下了大事,被我太清逐出师门。不曾想却羽化在越庐宫旁。其兵器就是这九龙鞭,传说九龙鞭集合了龙筋龙骨,以玄铁相连,神异无比,能克制真气灵气,地仙之体鞭下也皮肉受损。”

  明空心想,碧阴死前回到匡庐,一是落叶归根,另一用意估计是想将九龙鞭带回匡庐,交还祖庭!

  鸣空想到这里,便继续在洞中寻找,碧阴留下九龙鞭,必定会留下鞭法,方才圆满。红鲤不知鸣空在寻找什么,就帮着寻找起来,“师父你看,壁上有字!”

  鸣空循着红鲤所指,见洞壁上的确有字迹,鸣空拂袖,真气扫去,灰尘落尽。只见墙上,密密麻麻,也不知怎么刻上去的,深浅不一,甚不好辨认。

  当头四句:“为升郎,为家园,受天谴,永无憾。”

  后面字迹渐小,“九龙鞭,太清坤道隔代单传,非,则反噬必亡!”之后写着九龙鞭十五式,每式十五变,均精妙无比。分别为挡、摔、掉、点、截、盘、劈、扫、扎、抽、划、架、拉、刺、撩。每式均有解说,字数不多,颇为深奥。

  鸣空知道太清一向少有人用鞭,也无上乘鞭法,原来是隔代单传!却也不知为何有如此规矩,少时也未曾听师父说过,甚至师长们提到碧阴时,都讳莫如深。

  鸣空让红鲤背诵,自己也背诵起来。鸣空见红鲤费力最终将鞭法背下了,就毁掉了字迹,带着红鲤将碧阴的遗骸安葬在深谷。

  两人回到太清后,鸣空禀明了掌教事情的经过,鸣音对于红鲤的奇缘,也是为其高兴。

  又因明空年轻的时候,由于过失,在一次道门相争中害死了自己师兄,从此生了心魔,乱了心智。如今红鲤的到来,明空有所寄托,心智明显改观,鸣音也打心底高兴。

  鸣音便吩咐鸣空带着红鲤研习九龙鞭法,督促红鲤日夜练习不缀。红鲤不适合练习三尖刀,却极其喜欢九龙鞭,用起来得心应手,武艺一日千里。

  在上清门中,孙权与红鲤走的最近,孙权主要修的是王道霸术,集道家、法家、儒家、术家之大成。孙权有空就来陪红鲤练武,前半年孙权多是指导红鲤,不久后,就不是红鲤对手了。但时日愈久,两人感情愈深。

  却说刘通、龙端儿一行并未直接去秣陵、丹徒,先是绕道去了蔪春、豫章、鄱阳,然后才一路向东而行。刘通一路行来,却又不少见闻,一日听民间传言,神仙于吉为孙策所杀。

  刘通曾听张历讲过于吉乃是祖庭道法最高强之人,曾追杀张历,刘通便有了兴趣打听此事。

  原来,于吉一直在吴郡、会稽一带传教、治病,甚得人心。孙策欲渡江攻打袁术,请于吉随行,恰巧逢大旱,孙策催促兵马、船舶,将士、官员却多听于吉之言,军心涣散,孙策大怒,“我的命令还不如于吉的话吗?什么事情都要去向他占卜、问计?”便叫人将于吉抓了起来,斥责于吉问道:“现在天旱不雨,道途艰难,你不与我同忧戚,却装神弄鬼,坏我士气,合当伏法!”遂令人将他捆绑扔在地上,让太阳暴晒,让于吉求雨,雨来则放,雨不来就处斩。

  不一会天上就开始布云,中午时分大雨骤然而降,东吴将士欢欣鼓舞,相互庆贺,以为于吉必定会被赦免。孙策见状更加气愤,下令将于吉杀了。从此孙策常有噩梦缠身,颇为失常。

  刘通对政教一体,对道士愚弄鼓吹民众颇为反感,对于于吉,虽然他是正一盟威道前辈,按史阿的说法应该是自己的同门,刘通听说他被孙策处死,也遗憾之感,反倒有些许高兴。

  在刘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