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第七点想法:尘埃所无法掩盖的鲧禹治水
sp;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共有五千多个字。这难道是突然冒出来的?它的前面一定还有另一种象形文字。

  有人说,为何殷墟那么多甲骨文,就没有一个提到夏朝?

  很简单,首先一开始,其实连‘夏’这个字都没找出来,于是有人说甲骨文里怎么会没有夏字呢?所以没有夏朝。

  后来发现了有‘夏’这个字,象形为烈日高悬,一个人跪在太阳下。

  可见,疑古派也是在被不断打脸中的……

  不过有一说一,甲骨文因为只写了‘时夏’,所以确实也不能说夏是个国家。

  但是,甲骨文只破解了百分之三十……还有大量的甲骨文没有整理和破解。百分之三十没提到‘有夏’,我觉得很正常。

  其次,殷墟是商中后期的首都,是武丁及以后的商王所在地,那时候距离夏朝已经很久了。

  另外,所有甲骨文,都是商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占卜问神,或者做完一件事后,告祭祖宗的。

  人家祭祀自己的祖宗,主要是祭历代商王,提夏朝干嘛?

  二里头作为夏代遗址,没有发现文字,实在是个遗憾,其实发现青铜器上有‘文’这个字。但是没有更多的字了。

  反倒是七千年历史的良渚遗址,字多点,有十一个字。也是刻在甲骨上的,只不过国际社会不认可那是文字,称其为‘甲骨刻符’。

  事实上那所谓刻符,完全符合象形文字的结构和演变。

  至少研究古文的人,一眼就认出那分别都是什么字,秒破解了那十一个‘刻符’。因为我们文字一脉相传,没有断代。

  其实民国时期因为国势倾颓,很多人提出汉字乃糟粕,太难了,不利于推广,痛斥其是愚民,限制大众教育的工具。要求全面废除汉字,使用字母文字。

  钱玄同:“欲使中华不亡,欲使中华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鲁迅:“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

  瞿秋白:“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有人洗地,说只是废除繁体字,很抱歉,并不是,乃是全盘废除,只用字母。有1918年的杂志报纸,以及后来鲁迅的笔稿为证。

  做了就是做了,没啥好说的,当时有志者人人在为国找出路,他们是先行者,允许犯错。个别主张在我们看来过于激进,是很正常的。(铺垫,鲧也是如此……)

  当然,汉字怎么能废呢?韩国就废了汉字,古籍都看不懂了。

  总之也有大量的人阻止废除汉字,最后折中了一下,为了推广普及,发展了拼音。汉字拼音并行推广,才有今日。

  从唯物历史观角度来看,他们的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最后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扯远了。

  关于夏朝文字,我怀疑夏朝的书写载体非常不易保存……甲骨文能留下来,多亏了殷商迷信,用龟甲牛骨做载体占卜,顺带写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