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古老者的文明
��海德口中的那本比较感兴趣,因为他说了“古神”一词之后,倒是令我想起了一件事。
血玉阴冥血籍有一项特性——它有时候可以吸收一些奇异至极的物质,比如特定的灵魂、意念,又或者那可以令人“复活”的阴米青,而在之后,书籍形状的血玉,便会如一本真正的书一般打开,显示出一些文字。
在上一次,血玉中便显示了一段文字:
“幽冥地宫,死生之门,
四方于缺,祖神昭兹。
黄泉之钥,虺纹血籍,
受天之祜,玄君七章。”
其中“祖神”一词,和海德刚才说的“古神”,非常相像。
而“四方于缺,祖神昭兹”一句,意思是“天地四方的结界已经破碎,远古的神明已经开始了复苏”。
或许,我接触到的鬼怪妖异越来越多,正是因为封印着“祖神”的结界已经破损,所以各种远古的怪物都重新现世,开始兴风作浪了吗?
这么想着,海德已经继续自己的讲述,他说道,其实那本,是一套丛书的其中一本。
那一套书的具体数量不明,因为它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产物,至今仍然有人在继续创作……只知道创始人名叫洛夫克拉夫特。
那些类似于于的书籍,所讲述的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在地球形成之后,至少有三种来自于宇宙深处的异形生命,降临在地球之上,它们各自拥有强大而可怕的能力,为了争夺地球,也曾经爆发冲突,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纷纷隐藏、沉睡于这颗蔚蓝星球的隐秘之处,而这些历史,都是发生在地球诞生的冥古代到新生代第四纪的冰河时代。
“你可以将之看做是一些恐怖集。”海德道,“但其中最吸引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恐怖元素,我将之称为‘宇宙恐怖’。”
这种恐惧感来自于它所创造的世界观:宇宙的太宏大、太浩瀚了,既无法被操控、也不可能被完全探知。
人类作为一个个体,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来说,是如此的渺小,乃至不值一提的地步……而我们人类这一整个物种——尽管我们的个体数量已经几乎快要用“百亿”这个庞大的单位来度量了——但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也如同大海之中的一粒沙子,渺小到毫无意义。
这种恐怖感,很像是深海恐惧症:漆黑一片、深不见底,感觉下上左右四面八方都潜伏着无尽的危险,但我们的感知能力却几乎完全失效,既无可依托,也不知所措……
实际上,如果我们将视角拔高到整个宇宙的高度,我们的地球确实面临这样的处境:它不过是一颗孤独悬浮于远比深海庞大的宇宙之中的渺小星球……就好像独身一人漂泊于一叶孤舟之上,他的面前是无际无边的大海,而他的脚下也是黑暗幽深的无底深渊。
不得不说,这种恐惧感实际上是非常具有真实性的。
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越深入,对于自身的定位也就越发明确——我们是渺小的,我们面对着的是不可思议、不可名状的宇宙。
就算是用上最新的科技,我们感知宇宙的触角依然是如此之薄弱、短小,我们被挟裹在变幻无端的宇宙洪流之中,我们只能跟着我们脚下的这颗脆弱渺小的星球一起随波逐流……
我们甚至都不明白自己将要飘向何方、而时间长河的前方又会有什么东西在等待着我们……
血玉阴冥血籍有一项特性——它有时候可以吸收一些奇异至极的物质,比如特定的灵魂、意念,又或者那可以令人“复活”的阴米青,而在之后,书籍形状的血玉,便会如一本真正的书一般打开,显示出一些文字。
在上一次,血玉中便显示了一段文字:
“幽冥地宫,死生之门,
四方于缺,祖神昭兹。
黄泉之钥,虺纹血籍,
受天之祜,玄君七章。”
其中“祖神”一词,和海德刚才说的“古神”,非常相像。
而“四方于缺,祖神昭兹”一句,意思是“天地四方的结界已经破碎,远古的神明已经开始了复苏”。
或许,我接触到的鬼怪妖异越来越多,正是因为封印着“祖神”的结界已经破损,所以各种远古的怪物都重新现世,开始兴风作浪了吗?
这么想着,海德已经继续自己的讲述,他说道,其实那本,是一套丛书的其中一本。
那一套书的具体数量不明,因为它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产物,至今仍然有人在继续创作……只知道创始人名叫洛夫克拉夫特。
那些类似于于的书籍,所讲述的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在地球形成之后,至少有三种来自于宇宙深处的异形生命,降临在地球之上,它们各自拥有强大而可怕的能力,为了争夺地球,也曾经爆发冲突,但最终因为各种原因,纷纷隐藏、沉睡于这颗蔚蓝星球的隐秘之处,而这些历史,都是发生在地球诞生的冥古代到新生代第四纪的冰河时代。
“你可以将之看做是一些恐怖集。”海德道,“但其中最吸引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恐怖元素,我将之称为‘宇宙恐怖’。”
这种恐惧感来自于它所创造的世界观:宇宙的太宏大、太浩瀚了,既无法被操控、也不可能被完全探知。
人类作为一个个体,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来说,是如此的渺小,乃至不值一提的地步……而我们人类这一整个物种——尽管我们的个体数量已经几乎快要用“百亿”这个庞大的单位来度量了——但对于整个宇宙而言,也如同大海之中的一粒沙子,渺小到毫无意义。
这种恐怖感,很像是深海恐惧症:漆黑一片、深不见底,感觉下上左右四面八方都潜伏着无尽的危险,但我们的感知能力却几乎完全失效,既无可依托,也不知所措……
实际上,如果我们将视角拔高到整个宇宙的高度,我们的地球确实面临这样的处境:它不过是一颗孤独悬浮于远比深海庞大的宇宙之中的渺小星球……就好像独身一人漂泊于一叶孤舟之上,他的面前是无际无边的大海,而他的脚下也是黑暗幽深的无底深渊。
不得不说,这种恐惧感实际上是非常具有真实性的。
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探索越深入,对于自身的定位也就越发明确——我们是渺小的,我们面对着的是不可思议、不可名状的宇宙。
就算是用上最新的科技,我们感知宇宙的触角依然是如此之薄弱、短小,我们被挟裹在变幻无端的宇宙洪流之中,我们只能跟着我们脚下的这颗脆弱渺小的星球一起随波逐流……
我们甚至都不明白自己将要飘向何方、而时间长河的前方又会有什么东西在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