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陌生人
�的不停擦拭额头上的汗,也不知丹增卡瓦对他施加了多大的压力。

  我想要问问丹增卡瓦,那盒子中到底是什么东西,丹增卡瓦却不肯告诉我。

  “秘密本身就是一件宝物,它可以聚集人心,使人们彼此需要——你有秘密,我也有秘密,等你准备交换秘密的时候,再来找我把。”丹增卡瓦这么说道。

  然后,嘉杰将我请出了丹增卡瓦的房间。

  第二天,所有人五点钟便被叫醒,并被告知丹增卡瓦的命令:所有上山人员,必须在半小时内休整完毕,今天要赶在日落前抵达并建设c1营地。

  其他所有人被要求迅速行动起来——

  整理和调试装备、查询和观测气象、研究行进路线、进行突发情况的事先预防……

  要知道,此时我们已经处于海拔4650处的高原,加上寒冷的气温和强风袭击,这些工作都需要耗费比平时更多的体力,所以,不管你做什么,都需要抓紧时间。

  另外,丹增卡瓦安排了两名警卫,和bc的一名厨师、一名杂工一起留守,bc的负责人溪南,被要求和我们一起行动——他尽力分辩说自己并不参与登山活动,但在丹增卡瓦手下警卫的枪口下,他还是知趣地闭上了嘴巴,乖乖换上了登山服,背起了被分配给他的补给包。

  我想,可能是丹增卡瓦不太放心他,怕他泄露了自己的行踪,但此刻杀人灭口的话,又容易导致团队的士气大降,甚至导致更多不可控的隐患,毕竟在高山之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高压政策不会一直奏效的。

  尽管我们四人是第一次登山,但众多的夏尔巴登山向导、高山协作在场,帮助我们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

  这并没有耽误多少的时间,五点半整,所有人都整装和用餐完毕了,丹增卡瓦立刻宣布出发。

  负责研究具体行进路线的,是两名久负盛名的登山向导。

  一个名叫洛布,四十一岁,但看起来已经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他干瘪黑瘦,唯有一双眸子亮得出奇,他对喜马拉雅山地的气候非常熟悉,被称为人形气象仪。

  另一个名叫雅礼,三十七岁,中等身材,脸上高原红严重,还留着两撇很显眼浓黑八字胡,他肩上背着一杆从不离身的双管猎枪——因为雅礼出生的村庄,是出名的猎户村,擅长在高原山区中狩猎雪熊和白狐,在成为登山向导之前,雅礼也是一名出色的猎人。

  这两人是这次登山队伍中资历和经验最为丰富的,被推举担任这个重要职责,所有人都服气。

  两人早先已经拿着地图和gps导航仪,和丹增卡瓦敲定了c1的建设地点,此时由洛布领头,两名白人也被安排在前,雅礼跟随在丹增卡瓦身边处于队伍中间,我们四人则走在偏后方,整个队伍呈一字长蛇,踩着隐约可见的、披着皑皑山雪的碎石山体,蜿蜒向上前进。

  c1营地的建设地点选在海拔5600-5米处,从海拔出发,需要攀升1000多米的垂直距离。

  1000米,听上去不太远。

  事实上,就算是0米以上的高山,单单以字面高度来说,或许都无法让一个登山菜鸟感到丝毫恐惧,这便是无知者的无畏。

  实际上,任何一座海拔6000米以上山峰,对于妄图征服它的人类而言,仅从海拔高度上便已经形成了足以致命的危险——第一次进入海拔4000米之上的青藏高原的人,都可能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而丧命,更别说是极端挑战人类体力和意志极限的登山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