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韩非走到李斯面前:“这就是你新来的师弟,韩非。你做师兄的,要多照顾他,你们好好相处。”
李斯低头暗笑,拖着嗓子唱诺。难得见到师父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当然不能拆穿,反正这人既然拜入儒家门下,以后在稷下学宫待的时日长了,自然会看清看清他们师父的二货属性。
于是他应下,热情亲切地揽过韩非肩膀,果不其然就看到了那人微微蹙起的眉头,但却忍着没有躲开。
还真是闷葫芦一个。李斯这样想着,笑嘻嘻道:“我叫李斯,来学宫有几年时间了。师弟初来乍到,有什么需要的不适应的,尽管告诉我就是。”
韩非恭谨地向他点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荀况看两人似乎挺融洽,便对韩非身后的小书童捧砚道,“虽然你家公子身份尊贵,但我们学宫的规矩还是得遵守的,你把韩非的书箱带到卧房,就该离开了。”
“是。”捧砚乖巧道。
荀况又挥挥袖子道:“那行,小斯你今天先带小非熟悉熟悉环境,安排他住下吧,明日我再来授课。”
“行嘞。”李斯应道,转头对韩非道,“今日天色已晚,师父也没提前跟我说你要来,新的房间还没打扫,全是灰,根本没法住。不如你就先跟我挤一晚上,明日我把房间整理出来了,再帮你搬过去”
韩非愣了愣,随即有些不大情愿似的,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点头,仍是没有说话。
还真是娇生惯养。李斯看着好笑,也没怎么在意,带着韩非往学宫中属于儒家的仁善院走去,路上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十分不好走路。李斯见韩非抱着琴似乎挺沉的,想了想师弟家里权势颇重,生在那样的环境里恐怕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于是道:“重不重我来帮你拿琴吧。”
韩非果然摇头。
李斯早就料到这人固执,回过头一边走一边又劝道:“前面还要上山过吊桥,这雪天更不好走,我是向来熟悉了的,你却没走过,还带着这琴,一不小心摔跤怎么办。”
韩非仍是不言语,只是抬眼看了看李斯,略一低头表示感谢,随即仍是摇头。
身后捧砚代为解释道:“李斯公子,我家公子的琴向来是不让别人碰的。”
什么琴这么宝贝李斯不由得多瞟了几眼,那是一把凤势式的琴,从琴头弯起,看起来似乎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似的。不过……琴么,不都长那个样子嘛,眼熟自然是正常的。
李斯无奈,只能听之任之:“好吧好吧,不过等会儿在吊桥上我们可得慢些走。”
学宫建在临淄城外一座小山坡上,规模颇为宏大,站在山脚处往上隐约可见丹楹刻桷和青灰色的台榭,掩映在葱郁树林间,瓦顶的螭吻俯瞰人世。学宫中轴线上是百家争鸣堂,各家门派定期在此论道,后院东侧,就是儒家弟子居住的仁善院。
路上间或遇见几个同窗道友,李斯一一同他们抱拳打声招呼,东家长西家短地寒暄两句,显得十足的长袖善舞。走到难行路段时还不忘回过头来,不管韩非明显抗拒的神色也定要扶上一把,告诉他哪处积雪深些,叫他当心脚下。
言语动作这般客套体贴,找不出任何虚伪的痕迹。
韩非仍旧一言不发,只是偶尔望向李斯背影,眸子里显出一丝隐晦的情绪。
“喏,吊桥到了,过了这桥,再往前走一段就是。”李斯停下脚步道,回头见韩非额上汗�
李斯低头暗笑,拖着嗓子唱诺。难得见到师父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当然不能拆穿,反正这人既然拜入儒家门下,以后在稷下学宫待的时日长了,自然会看清看清他们师父的二货属性。
于是他应下,热情亲切地揽过韩非肩膀,果不其然就看到了那人微微蹙起的眉头,但却忍着没有躲开。
还真是闷葫芦一个。李斯这样想着,笑嘻嘻道:“我叫李斯,来学宫有几年时间了。师弟初来乍到,有什么需要的不适应的,尽管告诉我就是。”
韩非恭谨地向他点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荀况看两人似乎挺融洽,便对韩非身后的小书童捧砚道,“虽然你家公子身份尊贵,但我们学宫的规矩还是得遵守的,你把韩非的书箱带到卧房,就该离开了。”
“是。”捧砚乖巧道。
荀况又挥挥袖子道:“那行,小斯你今天先带小非熟悉熟悉环境,安排他住下吧,明日我再来授课。”
“行嘞。”李斯应道,转头对韩非道,“今日天色已晚,师父也没提前跟我说你要来,新的房间还没打扫,全是灰,根本没法住。不如你就先跟我挤一晚上,明日我把房间整理出来了,再帮你搬过去”
韩非愣了愣,随即有些不大情愿似的,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点头,仍是没有说话。
还真是娇生惯养。李斯看着好笑,也没怎么在意,带着韩非往学宫中属于儒家的仁善院走去,路上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十分不好走路。李斯见韩非抱着琴似乎挺沉的,想了想师弟家里权势颇重,生在那样的环境里恐怕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于是道:“重不重我来帮你拿琴吧。”
韩非果然摇头。
李斯早就料到这人固执,回过头一边走一边又劝道:“前面还要上山过吊桥,这雪天更不好走,我是向来熟悉了的,你却没走过,还带着这琴,一不小心摔跤怎么办。”
韩非仍是不言语,只是抬眼看了看李斯,略一低头表示感谢,随即仍是摇头。
身后捧砚代为解释道:“李斯公子,我家公子的琴向来是不让别人碰的。”
什么琴这么宝贝李斯不由得多瞟了几眼,那是一把凤势式的琴,从琴头弯起,看起来似乎有些熟悉,像是在哪里见过似的。不过……琴么,不都长那个样子嘛,眼熟自然是正常的。
李斯无奈,只能听之任之:“好吧好吧,不过等会儿在吊桥上我们可得慢些走。”
学宫建在临淄城外一座小山坡上,规模颇为宏大,站在山脚处往上隐约可见丹楹刻桷和青灰色的台榭,掩映在葱郁树林间,瓦顶的螭吻俯瞰人世。学宫中轴线上是百家争鸣堂,各家门派定期在此论道,后院东侧,就是儒家弟子居住的仁善院。
路上间或遇见几个同窗道友,李斯一一同他们抱拳打声招呼,东家长西家短地寒暄两句,显得十足的长袖善舞。走到难行路段时还不忘回过头来,不管韩非明显抗拒的神色也定要扶上一把,告诉他哪处积雪深些,叫他当心脚下。
言语动作这般客套体贴,找不出任何虚伪的痕迹。
韩非仍旧一言不发,只是偶尔望向李斯背影,眸子里显出一丝隐晦的情绪。
“喏,吊桥到了,过了这桥,再往前走一段就是。”李斯停下脚步道,回头见韩非额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