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只在此山中
��流山路盘根错节。好美的紫色灵芝,可以暂时给我充当食物。前人的歌谣离现在已经很远,我将何去何从。坐在华丽的马车下,我的忧虑还很大。富贵的时候怕见人,做穷人的时候却有远大的志向。

  莫莫山不比漏斗山小,甚至还要更大一些,山里也是长满各种珍奇药材,栖息着很多珍禽异兽,山民靠山吃山,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以采药和打猎为生的山民。

  莫莫山脚下本来是没有村子的,但进山采药打猎的人都喜欢在山脚一处地势平坦,挨着小溪的地方休息,渐渐地就吸引了很多商贩前来摆摊设点,专门给进山出山的山民提供吃喝。

  莫莫山在酉县的山区深处,一个来回就要耽搁一整天,有时候采药人连续一周甚至个把月都要在深山里采药,所以后来也有了客栈,为需要长时间在山里采药的山民提供住宿和储藏药材的服务。

  慢慢的,莫莫山脚的这块地就形成了村落,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吉利的名字-五福村,为的就是进山采药的时候能有山神庇佑平安,有好的收获。

  我跟着导航开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到五福村,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五福村已经是一个相对现代化的村子了,现在禁止打猎,只有采药人还能在每年解除封山育林管制的时候进山采药。

  经过这么多年的挖掘,莫莫山里的珍贵药材逐渐减少,大部分采药人经过祖辈的积累早就发达了,已经改行做了其他的生意,有继续居住在酉县城的,也有举家迁往外地发展的。

  现在的莫莫山中,只剩下少数像老黄头那样的采药人还在坚守,大部分的采药人都不再进山了,所以现在的五福村除了一家客栈一个小饭馆还在经营,其他的住户就是每年定期来收药材的贩子,剩下的都是普通住家,在山脚下开垦了一些梯田以农耕为生,河里搞一些养殖挣钱。

  我找了块空地把车停好,和种马把车上我们认为用的着的东西又捡了一些到背包里,看了看时间,下午1点40。“哔哔!”一辆小面包开了过来,老黄头父子来了。

  “欧阳小兄弟,马小哥你们来的早哦!”黄大叔父子的穿着和昨天晚上有所不同,是深山采药人的常见装束,一个破旧的书包,一把锋利的镰刀,书包里去的时候装干粮,回来的时候装山药材,镰刀可以砍柴生火,当然也能披荆斩棘开辟道路。

  “呵呵,没看到过哇?以前我们是背竹篓,穿带有铁钉的草孩——鞋玛子。现在条件好了,书包更便捷,帆布孩子(鞋)更保护脚。”老黄头看到我们在好奇地打量他们,他对我们提前到达很满意,笑呵呵地说道。

  他说的没错,他们的生活在变,不变的是他们对大山的依赖。

  青石带路,药香为引,黄大哥告诉我们在五福村里有一间老式小屋,屋主人是一个世代靠贩卖药材为生的药材商,屋内摆放着各种中药材,常见的有甘草、黄芪,重楼,罕见的有灵芝、犀牛角,追溯时代最久的药材中,有一味十分难得的“满山香”,据悉,从他们家第一代药商起就开始收购存储,已有一百多年了,这个药材商的收药的价格很公道,所以黄氏父子每次采回的药材都是卖给他。

  随后黄大叔又严肃地对我们说道:“这回我们要切的那个山洞,是我在采一种叫‘满山香’的药的时候发现的,不光是有点远,而且要爬悬崖哦,要是运气不好,路上可能还会遇到一些猛兽之类的,你们考虑清楚,如果出了啥子意外,我老人家是不得管的哦!”

  “老黄头你就放一万个心嘛,我们都是练过的!”我说道。

  “那要的,既然人都到齐了,就抓紧时间,娃儿,把香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