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庭院夜谈
�能使敌人按照自己的打法进行,必须按照自己步骤和打法进行,这是苏子籍11级兵法,也能隐约领悟的事。

  “悍将精兵如群狼环之,不时寻机撕下敌人的肉,这是好事,不过这等作战,贵在体恤体力,不知兵部可已经教喻?”苏子籍沉吟问。

  要是以前,他也是不懂,一想到兵法,就是运动战游击战,可11级兵法后,他就醍醐灌顶——这些在这时代,是完全死路,断无半点生机!

  原因非常简单,战争乃唯物之战。

  古代特别忌讳运动,孙子兵法有云:“劲者先,疲者后,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

  古代士兵,完全靠脚行走,消耗的是体力,日行五十里,体力上就完全失去战斗力,一旦遇到敌军,哪怕上将军都得死!

  运动战游击战的前提就是,出现了枪支,战斗和体力关系不大了,强调的是组织和纪律,哪怕日行百里,只要有组织有纪律,就影响不大——再累,扣扳机的力气总有罢?

  而没有枪支,冷兵器肉搏的话,全靠体力支持,因此运动游击就完全不可行了。

  所谓敌进我退,一万人退了百里,500人就可杀溃。

  除非有代步——马匹。

  就算马匹,其实和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也极是娇贵,一旦连连使用,不消半月就死光,根本没有连续运动战或游击战的唯物条件。

  体惜体力和马力,是古代战争的核心。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点臣等明白,也教喻了众将,想必不会大意。”赵旭沉吟着答复皇帝。

  “并且,我方贵在城多,一旦将士疲惫,就可入城休息,这点是贼将贼军,难以获得的条件。”

  “再说,选的就是勇猛又不失沉稳的悍将,并且战略上形成铁锁,他们只是群狼突击,虽不排除有个别人冒失,中了敌计而被包围歼灭,但与大局也无损!”

  “毕竟不是主力,敌人就算抓住一二次战机,又能如何?”

  苏子籍默然点首,太平天国之败,就是如此,满清一旦合围,步步为营,纯粹靠国力消耗,就注定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太平天国也并不是没有信仰,以及精兵强将,甚至多次打破江北大营,有次几乎逼迫曾国藩自杀,但围困大局不改,终是无济于事。

  “朝廷甚至还行了轮换之策,接战区,铁锁区,太平区,各军轮换休息补充整编,而贼军只会越来越疲惫困穷。”

  “这样的话,粮食就是第一要务了!”苏子籍再问。

  “是,可天佑我朝,夏粮却是丰收,历年藩库存粮和义仓不少,并且,采取的是接力运粮。”

  “铁锁区起粮到接战区,太平区起粮到铁锁区,这样不但迅速,减少粮耗,更不会使百姓千里运粮,日耗月费,甚至搞出民变来!”

  苏子籍虽别有要事,可的确仍旧打算和赵旭一道商量这些军事,不料只稍加提点,这位相国,已经胸有成竹,筹划得这样周详!

  古人真不可小看,苏子籍听得目光炯炯,啪的一声合上折扇,笑着:“本以为先生治政得方,是为良相,现在听来,还不止如此,要是太祖时,必可公侯之爵矣!”

  赵旭正容说着:“臣惶恐,实不敢居功,皇上深谋远虑,所发内阁之圣喻,其实已经包含上面要略,臣等只是细化执行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