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专员又来了
  红河村今年简直可以称的上是大丰收,各类粮食都比往年高了几个百分点,这事当然要往镇上报。

  镇长拿着报告嘴角止不住的笑,在开会的时候还抓着这事使劲夸了夸。

  之后,就把这事交给王爱兵,让他去调查红河村丰收的实际情况,要是情况属实,他会往上面打报告。

  王爱兵屁颠颠地接了任务就往红河村跑,见了吴诗敏就是一顿猛夸,夸完了才开始说事。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肥料到位了,肥料哪儿来的?各种粪啊!不光有鸡粪猪粪,还有养殖场送来的牛粪。

  所以这事要大面积推广是不可能的。

  养殖场的粪本来就是往外卖的,吴诗敏要是关系不到位根本买不着,再来就是村里的畜生太多,捡粪忒容易。

  现在大多数的村子还属于人都吃不饱的阶段,哪来那么多粮食喂畜生?

  就算蛐蟮能顶一部分粮食,那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说到底还是粮食的问题!

  要是这个办法这么好解决,那就压根没有粮票啥事了。

  镇长看到报告的时候还以为他能小立一功,没想到只是个别事件,根本不能当案例往上边送。

  就算这里头没他什么事了,他还是老实的写了关于红河村的增产的报告往上面递。

  蛐蟮虽然不能大面积推广,但许多地方还是用的上的,比如各大养殖场。

  镇长的报告往上一递,立刻引起县里的重视,因为他在报告上写的每亩增产一百五十斤!

  要知道现在的亩产一共也才四百斤多斤,增产一百五十斤是个什么概念?差点就够一半了!

  负责调查这次事件的专员悄悄摸到红河村,他一身细皮嫩肉的,不过穿的挺朴素,一点不打眼。

  “老乡,我听说你们村的日子很好过啊?”

  被他问着的人一脸问号,仔细看了他几眼,不认识。

  “你是哪个村的?”

  “我是隔壁桃花村的。”

  就算他说了是隔壁村的,也没能让人放松警惕:“桃花村的我熟,没你这么个人。”

  专员懵逼脸,他脑子转的也快:“我是他们村的知青!”

  赵长河这才信了。

  知青什么的,确实合理。

  “是好过啊!”

  他做梦都没想过全村都能过上天天吃鸡蛋的日子,去年这个时候,村里其他人只有羡慕那帮娃子的份,现在他们自己都能吃烦了。

  专员一脸痛苦的捂着肚子:“你能请我吃顿饭不?我有胃病不能饿着。”

  他是特意挑着吃饭的点来的!

  谁知道赵长河一点没犹豫,点点头就领着他往家里走。

  专员走在后头一阵苦恼,先前不还挺警惕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爽快?

  虽然挺省事,但他总觉得哪儿都不对劲。

  赵长河的家离的没多远,大概走了几分钟就到了。

  竹林底下的泥瓦房。

  院儿里的坝子收拾的特别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