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参军报国
/>
  王锋快要哭晕,嘴里一直叫着“爸爸爸爸”,接着只听见医师们的声音:

  “药物抢救失败。电复律失败。”

  “无自主呼吸,颅内动脉无搏动,对光发射消失,瞳孔散大固定约五点五毫米,心音消失,心房骤停”

  “抢救无效。”

  八年过去了。

  在这八年里,中国的科技、文化、政治发展得尤为显著。

  一栋栋砖混结构房屋在北京拔地而起,一辆辆北京牌汽车在马路上行驶,偶尔看见外国引进的汽车。

  王锋如今已是十八岁的小伙子了,他快步走在北京的胡同里,望着熙熙攘攘、愈加繁华的街巷,觉得自己这一代人是最幸运最安全的。

  这都多亏了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好政策、政府的好干部,多亏了邓先圣邓书记的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有了这开放型经济,中国经济飞黄腾达。

  王锋沿着胡同走,弯来弯去的巷道就像一条蜈蚣,他是来实验小学找妈妈的。

  穿过熟悉的廊道,来到教师办公室门前,三敲为礼,一位音乐老师帮忙开门。

  “谢谢李老师。”

  王锋谢完后,径直往母亲的办公桌方向走去。

  亢枫见儿子来了,捋了捋头发,起身,淡淡道:“把没改的作业本抱上。”

  看着母亲渐白的鬓发,鼻子微酸,这些年妈妈没少吃苦头,王锋心疼妈妈,很想把妈妈的皱纹和白发赶走。

  为了减少悲恸、为了赚钱养家,她拼命工作,不断学习。

  饱受风霜的脸上微笑慢慢消失,皱纹逐渐浮现。

  王锋见妈妈的视线固定在自己脸上,连忙点头,抱起比还自己高的作业本,往家里走,家在叁洞村。

  王锋觉察,刚刚母亲的眼神有些深长,微蹙的柳眉告诉自己,今天中午会有什么事情。

  家为红泥瓦房,面积不大,屋顶时而漏水,尽灌冷风。

  自父亲谢世后,屋内更显一分寂寥,漏水次数也增多了。

  回到家后,一如既往的烧材蒸饭,母亲回来后,即炒菜煮汤。

  王锋自幼好学,懂事较早,如今年满十八,更要支撑起这个家庭,勤快是必要的。

  他发现,母亲另一只手紧攥着几张薄薄的肉票,从炒菜到结束从未放开过。

  餐桌上,王锋帮母亲盛好两碗米饭,见她脸色不好,自己更要乖巧。

  猜得没错的话,那几张肉票是村干部发下来的,至于为何此时下发,多半是因为自己参军成功了,村上的补贴。

  他离梦想又更近了一步,但王锋并未高兴,取代心情的却是难过。

  他见母亲盯着桌上的炒白菜一动不动,心疼更甚,关心说道:

  “妈妈吃饭,凉了就不好吃了。”

  亢枫终于动了,她将一碗饭放在身前,另一碗饭放在健圭遗像旁,再加一双筷子,夹菜在上面。

  八年了,亦是如此,哪怕喝的是淡如溪水的羹粥,亢枫每顿饭仍然会给老公盛上一份。

  “你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