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三章 点子
��可是没想到,甲方居然就那么答应了,那时候的四零二能跟现在比吗?钱来的太容易了吧!他们摄制组上山下河光外景就跑了一千多公里搞了半个多月,导演和男女主角的酬劳都才七八万块钱呀!

  聂少英哈哈举报男朋友当初还咒那种冤大头公司肯定长久不了,结果人家越干越好,而且还想再请孔导拍片子。孔导有机会报仇了,不过四零二可能请不起了。

  杨景行苦叹自己好久没轻松活开工了:“只要孔导接了活,我算送的。”

  其实孔亚飞现在已能经理解杨总了,甚至懊恼自己当初的中介当得太外行。

  不用何沛媛,聂少英都劝孔导不用跟杨总讲这些客气话,干脆她来敬两位搭档一杯,祝你们以后还这样合作愉快。

  何沛媛也祝导演工作顺利,多培养新人,当然够格了!她看《幸福狗》就觉得燕昭是个挺有特性的演员,可是最近又看了一个片子,是在《美中不足》之前拍的,角色就比较干瘪,当然也是因为整个片子的水准都有些仓促。

  喝了点酒,孔亚飞抱怨《美中不足》才是仓促,不过分析原因主要还是在自己,着急了很多环节没把握好。可也不能不急,房价上涨太快了。

  聂少英还数落起中国男人来,非要个多漂亮多大的房子才算人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能住几天?

  是呀!何沛媛都替杨景行亏得慌。

  哼你们女人哪懂男人的苦,孔亚飞说错后就哈哈,干脆再喝点谢罪。

  杨景行比较明白,时代嘛,现在的影视行业政策和机遇都很好,一眼看过去都在发财。像唐彩这种公司,自己的导演自己的演员自己的宣发甚至还搞起自己的院线,想不发财都难,大家也都在这样搞法,反正现在拉投资那么容易,甚至不用拉。杨景行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是唐彩的ceo,给孔导开一张一部片子保底一千万的合同会很有底气得到董事们的大力褒奖,这样岂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孔亚飞不打自招:“开的条件……都很诱人。”

  “你帮忙带那几个毕业生,现在都有人挖了。”杨景行羡慕呀:“我跟武哥也是这么说,有钱不赚王八蛋,就跟我给广告配乐一样。但是我自己的公司肯定不会这样搞,因为我不认同这种搞法。”

  孔亚飞点头叹气:“是有问题。”

  何沛媛佯装不知,什么问题?

  道理很简单,整个环节都在一群自己人手里,刚开始可能还是大有裨益的感觉,但是必然很快就沆瀣一气,就是合起伙来上骗投资下骗观众,包装假明星制作假影片再宣传假口碑甚至弄假票房,下面和下面的钱就源源不断来了,何必还搞呕心沥血的创作?

  何沛媛听明白了,就是艺术腐败嘛,音乐行业也有这种现象,从学生到老师到奖项到乐团到剧场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过骗不到听众了,只能骗骗拨款和补贴,但也可别小瞧,毕竟分的人少。

  聂少英得说明,老孔还是挺讲究职业道德的。

  杨景行还是鼓励,就算是跟唐彩这种公司合作,如果有自我要求又能妥善处理上下关系,艺术追求的空间也还是比较宽阔的。那么大的公司当然也想出好片子,做烂片更多是因为没能力而不是喜欢挨骂更不是天生就坏心眼了。

  喝得越来越多,至少对孔亚飞来说三两是真的有点多了,醉眼朦胧地跟何沛媛说话:“知不知道四零二让我记一辈子的事……是什么?”

  啊?何沛媛都笑得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