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雅克萨来的小八旗
入关,向西要追击李自成大顺军残部,西南要击灭盘踞川蜀的张献忠,向南要灭南明,东面海上还有个郑家。

  以满洲这点人,根本就不够,一分就撒胡椒面了。

  一入关,盛京就空了,北面的蒙古各部,东面的朝鲜,本地深山老林里一堆山地渔猎民族,万一趁大军南下出来撒欢,那乐子就大了。

  于是,多尔衮入关之前,想了个招,把本地深山老林子的野人部族,少数民族,也给抓出来,编成杂牌“小八旗”带上。

  八旗前有名字的,例如“布特哈八旗”等等,就是来自特定地域,特定部族,特定民族的“小八旗”。

  新占的地盘,新拓的疆土,就把这群火线加入“八旗”的野人,驻扎在当地,设立将军衙门,由满洲王公勋贵兼任将军,副都统,负责指挥,是谓驻防八旗。

  “小八旗”一驻扎异域,人生地不熟,融入当地绝非一两代之功,藩镇都很难形成,更别说造反了。

  “小八旗”一与环境迥异,那就人尽敌国了,“小八旗”对外毕竟也称“八旗”,除了依靠大八旗,没别的辙。

  而真正的满洲八旗是不驻防的,驻不起,人不够。

  一个满洲佐领麾下才一牛录300户,能出100马甲顶天了,满洲八旗一共才一百来个牛录。

  多尔衮挥师入关之时,满洲八旗动员范围是十岁到七十岁,一共才五万人,这里面还包括满洲旗下军奴,也就是马木留克奴隶兵,是谓“护军包衣”。

  满洲的家奴跟包衣打仗也很猛的,三藩之乱时京师的八旗兵没了,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突然起兵三万扑京师,就是被京师满洲勋贵各府上一群家奴包衣,歼灭了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满洲悍匪相处久了,家奴都个个悍勇。

  后世的满族不是满洲,其中九成是汉人之后,是民国民族划分时把汉八旗统统划为满族了。

  清初没那么多满洲人,满洲要有百万人口,莫斯科都打下来了。

  就是由于满洲八旗歼灭李自成与南明弘光政权,伤亡太过惨重,减员近两万。

  虽然把几千万人口的大明征服了,可自个四成人口也没了,之后就退到二线,只压阵不出击了。

  再死就死没了。

  满洲军功爵给的痛快,家奴包衣立功都封爵,入旗籍,就是要补血!

  康熙他妈佟家,更是全家从汉人变满洲人了,这个补血就更快了。

  满洲这个民族就是这么来的,里面女真人,靺鞨人,野人,朝鲜人,蒙古人,藏人,俄罗斯人,回回,汉人,战争俘虏来的家奴,包衣,啥鸟人都有。

  顺治时期就有俄罗斯半分佐领了,原历史的雅克萨之战,俘虏的一百多俄罗斯土匪,同样编列了一个镶黄旗俄罗斯佐领,俄罗斯人照样变成“满洲”人。

  八旗是按村按旗编列的,原来什么民族不重要,都能入“满洲”,变成旗人。

  相反,即便是努尔哈赤的子孙,犯错照样从宗室除名。甚至一人犯错,一支皆除名,铁帽儿王都能改封。

  这种化民族为旗的政策,历史证明了它的威力。

  满洲八旗主力大多猬集于京师,说是主力实际也就两万多人,仅在直隶京畿地区,关外盛京地区有成建制的驻扎。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