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线式革命
�起,第一排士兵无法蹲下。部分第三排士兵未参与这次射击。

  原本按照极限训练速度,有的士兵1分钟能打出6次射击,全排能齐射4次。因为这个小小的插曲,这次营齐射1分钟只打出了两次。

  对着400步以外目标齐射5轮后,两个横队继续前进,在300步距离再次齐射。到200步,横队至此停下,不再推进。

  一个乘骑炮兵连从右翼1公里外以连纵队,两炮车并列进入战场。

  连全员乘马,辖6门4磅炮,火炮挂在前车上,炮口朝下。

  乘马炮手在火炮后方以两骑纵队跟进。

  骑炮连赶至步兵战线附近。

  连长上尉举起右手。

  “以第一排为基准,展开横队!”

  第一排两门炮继续前进,后续2排4门炮从右翼出列,追上第一排,形成骑炮兵横队。

  “停止前进,下马!”

  骑炮兵下马,将马交给身后打马桩的战友。

  “放列!”

  炮手跑上前,解开火炮前车,调转炮口。

  射击流程与重炮连基本相同。

  从炮手下马至聚拢炮车旁边,用去30秒。

  从解开前车到完成火炮放列,用去30秒。

  装填,火炮备便用去30秒。

  乘骑炮连自1公里外出发,至开火,总共用去6分钟。

  训练无须极限射速,全部射击流程走完,在2分钟内,乘骑炮连打出6次射击。

  最后换上40发重霰弹的弹筒,对400米外的目标阵地在1分钟内打出4次射击。

  骑炮连阵地被硝烟弥漫。

  第二线的第三营指挥官。

  “全营,刺刀冲锋!”

  第三营攻击纵队从左翼超越步兵横队,冲入目标阵地。

  两个横队营维持阵型,向前推进,支援纵队步兵。

  信号弹向上升起,演习结束。

  原野边缘的一座小丘上,守序起身鼓掌。

  一群华丽服饰的陆军将领和上校也跟随起立。

  守序喃喃道,“就是这个,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卡尔朗格曼叹息道,“路德维希,我们过去掌握的所有战术,所有作战经验,父辈告诉我们的所有技巧,在这一刻,全部可以丢弃了。”

  菲尔霍夫依然举着他的望远镜,“确实很震撼,卡尔。元首告诉我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信。这下看来,他说的甚至还保守了。除了骑兵,莫里斯和古斯塔夫阿道夫的东西可以全扔了。”

  “真是遗憾,当初我们要是有这样的体系就好了。”

  “新战术,不摸索个几十年哪里能用。卡尔,当初给你这样的武器体系,你也用不好。”

  “路德维希,你在台北不知道,如果不是元首给了我们一套操典草案,我们恐怕还在研究到底是用6排横队还是3排横队。究竟要不要在步兵营中保留长矛兵编制也争论了很久。”

  “还有乘骑炮兵,真是没想到,炮兵也可以用来伴随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