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高雷之战2
br />   接下来是联络义军。

  “各位,秋收即将到来,我们在山中的朋友们肯定会下山打粮。”

  广东大部沦陷,但在粤北、粤西山区还潜伏着数万军民。

  对高雷战场有直接影响的是粤西北的明军,德庆州、罗定州、信宜一带有罗成基、叶标、施尚义,桂东南岑溪一带有宋国相、韦应登。肇庆府内东西山结寨而居的义军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守序:“派人去北海,告诉谢元汴。让他从郁林州和陆川抽调千余楚军、赣军,交给熊兆佐、周金汤率领,翻山增援罗成基。再设法从岑溪向山里支援一点枪炮火药。”

  钦廉战区正抓紧最后的时间撤退北流、南流二江居民,重布防区,暂时无力派有力部队增援高雷。曾樱多次派人催促山中明军下山反击,也开具了赏格,但这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山寨条件艰苦,明军无饷少械,战斗力虚弱。

  秋收期间就不同了,明军必须下山搞粮食。因粮于敌能给各地义军提供额外的战斗力补充。

  从钦廉战区挤一点资源过去,尽量把敌后的事搞大。既然不能野战,那思路就是全线破袭,把仗打烂掉。

  耿继茂大军驻于化州城下,后面的高州府城周围几乎被海南搬空,他的粮饷补充只能依赖大后方。耿藩做这种事向来没什么顾忌,签发了数万民夫在后面转运,一路饿死累死的民夫不绝于道。

  从广州至高州的粮运补给道路有两条,分别自梧州、德庆州、肇庆、新会出发。

  梧州和德庆州南下的官道在罗定州汇聚,进抵高州府城废墟。

  肇庆官道经漠阳江扣的阳江县至高州。水路则是从新会县九龙江口进潭江,在阳春县境内下船,此后与肇庆官道合二为一。

  前一条陆路翻山越岭,运力有限,耿继茂依赖的主要是后一条通道。

  罗定州的罗成基等人战力不强,但适当加强后,他们可以完全切断山中运粮的官道。

  至于后一条通道,只要电白城解围,将直接处于明军威胁之下。

  守序又补充了一条,“通知陈奇策,请他在秋收后入九江口打粮,切断新会县的水运。”

  “张时杰,你先带兵进驻海康县,暂不北进,等待命令。”

  “好的。”

  守序分派完毕,各部依令而行。

  在从珠江口至罗定山区的广泛战区内,协调如此多的明军统一行动是不可能的事。敌后的军队不可能配合正面的军队,守序只能去配合他们。反击的时间定在秋收时节,到时无须动员,山中的明军肯定会出击。

  散会,守序叫住蔡元定。

  自香山撤离后,蔡元定从知县升为雷州同知,这个职务是挂的虚衔,不管府事。

  “你去一趟澳门,接回科蒂尼奥,他留在那作用不大了。”

  “是,大人。”

  澳门如今表面上已倒向尚可喜,耶稣会大举进入鞑靼人的宫廷。去北京传教明显比南宁有前途,永历皇帝身边仅剩下瞿纱微一位天主教修士。即便算上出使梵蒂冈的卜弥格也不过两人而已。

  地理上的原因,澳门无法防卫来自陆地的敌人,葡萄牙人的选择几乎是必然的。当然,这不妨碍卜加劳兵工厂向明军敞开大门,到目前为止,郑成功唯一的重炮来源就是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