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化路为田
��有出入大海的驿道终点。

  何良焘道:“我明白了,这样的话,四座千户所城全部棱堡化。”

  “恩,这肯定。”

  现有的海安千户所,城周长517丈,高1丈3尺,城垛高5尺,总高1丈8尺,基本为方形。护城河围绕城墙,宽6丈。附属海安港。

  锦囊千户所城位于雷州半岛东侧,周围480丈,护城河长696丈,宽6丈,设东西南北4座城门,各门上建有城楼。城垣四角建有瞭望台,高1丈8尺,附属东门下港。

  海康、乐民千户所位于雷州半岛西侧,规制如海安、锦囊。

  这4座沿海城堡基础是很好的,全以条石青砖包裹夯土城墙,城门处设有瓮城。只要略加修整,每条城墙上加筑1座大三角铳台,佛郎机150米的射程即可形成交叉火力。

  城门处再加筑三角堡或是半月堡,城墙本身以三合土夯筑加厚,增加倾斜度。鞑靼人的火炮对这样的城墙非常无力,他们的大口径长炮太少,重型臼炮更是没有。所城背靠大海,也不担心会被包围,每座城堡只需几百有决心的守军,鞑靼人就不可能强攻而下。

  海港要塞不怕被包围,敌军没有制海权。雷州为南天一隅,鞑靼人需要照顾的战线那么多,不可能在这里投入离谱的力量。

  正常战争拼的是资源消耗,拼的是士兵训练,火绳枪在战场上的命中率为1%-2%左右,500枪手正常交手战打10轮,能毙伤多少敌人数字是摆在那里的。

  这是一道残酷的数学题。奇谋计策起效的战争,全是水平低下的农村和游牧部落的械斗。只有低水平的战争,才有计谋的生存空间。

  明军水平太低,现在还不是个正常的计算参数。这个问题要通过长期训练和一些经济和体制的方法去解决,不是何良焘需要考虑的。守序给他的条件是,假设明军有澳门葡萄牙奴隶兵的战斗力,去设计海北防御体系。这套防御体系要确保面对3万-4万鞑靼军的全力进攻安然无恙。

  只有海港要塞显然是不够的,雷州耕地一年能提供8万-10万银粮,徐闻更是有许多甘蔗种植园,不能全放弃。

  “阁老,国主。如果真是有3万建州兵,遂溪县我们守不住。”

  遂溪为雷州最北一城,深处内陆,即便棱堡化使敌军无法强攻,被围城了也没办法坚守。

  守序的目标是在防御成本和防御目标间寻找一个平衡,为长期作战,琼州不能穷兵黩武竭泽而渔,必须在生产上留有余力。因此暂时不能建设一只能与鞑靼人野战的地面部队,那太消耗资源了。以雷州一府,拼广东一省都不可能,何况鞑靼人后面还站着整个中国。

  南明的问题就是如此。将资源搜刮干净拼凑一只部队,有时也能打胜仗。可只要拖两年,实力就会迅速下滑,失去战斗力。包括后来的孙可望、李定国都是这样的模式,他们的战争越打越亏本,生生被洪承畴耗死。

  投资要讲大趋势,小趋势做波段。现在大趋势未起,建军要一点点来,慢慢做强。力量虽小,只要越打越赚,敌军越打越亏,前景就是光明的。这方面,有鞑靼人珠玉在前,努尔哈赤做的比谁都好。

  与努尔哈赤不同的是,守序没有天赋爆表的野战部队。但他有海军,海军造船贵,可用起来比陆军便宜,能最大程度节约成本。海北道,甚至更远的地方,防御体系始终要以海路为核心设计。

  在守序坚持下,遂溪县不予加强,敌军主力来即放弃。

  雷州府城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