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上飞来一口锅
�边上,还好拖了一个人,如果托大一人过来估计苦头是少不了的。

  斋夫验过陈贺州给的引子之后立刻换上了一幅嘴脸。

  “崔公子,你看你想住那个号舍啊现在东三,东四,西六,西五都还有位置。”

  陈龙洋见崔白拿出山长的信引有些惊讶,山长可只有在甲班讲诗经和春秋的时候才会出现,一般连见都见不着。

  陈龙洋看了一眼正在询问号舍有何不同的崔白对斋夫道:“就让师弟住我号舍吧,舍弟跟随父亲去应天府求医了,年内不会回来。”

  斋夫有些犹豫,万一要是陈龙运回来了,陈龙洋把事揽下还好,不然吃亏的还是自己。

  这一个是陈家子弟一个是持山长信引来的,得罪谁都不好,只能将自己担忧的事说出来。

  “陈公子,这要是明年令弟回来了,这崔公子可还得搬到另一个号舍去,有些不妥啊。”

  陈龙洋摇摇头说:“非也非也,舍弟回来之时,东二必有铺位,你不必担心。”

  斋夫一拍脑袋,连连称是,只有崔白一脸茫然,斋夫心中暗道,山长推荐之人怎会如此愚钝,这时恭维两句,可比以后中试后送敬银管用多了。

  斋夫将衣衫与三本课本递给崔白,崔白告谢后跟随着陈龙洋往号舍走去。

  这时崔白已经大致弄清楚南山书院的布局了,一进是供奉先贤的地方,二进是教室,三进是学生居住的号舍,四进应该就是夫子们的住处。

  下午上山时还看到书院左右有两座亭子大概是书院夫子喝茶赏景用的。

  路上崔白赶紧有不少人在身后盯着自己,对于这些小屁孩,明天再找个法子收拾。

  一进号舍,崔白就有一个感觉,这他么就是自己读书时候的宿舍啊,六人一室。

  陈龙洋进门便先向舍友们介绍起崔白。

  “鹤凌、伍良我们来了一个新舍友。”

  两个正卧床细读的书生拿开书本看向门口,用疑问的目光看向陈龙洋。

  陈龙洋解释到:“这是崔白,我回书院碰到他迷路了,就给带了回来,岭子跟随我父亲求医去了,先让他住在我们舍中。”

  崔白自然也知道面子是大家互相给的,往前跨一步说:“见过两位师兄,以后有不对之处请师兄们多多担待。”

  两人坐了起来,一人道:“应该的,敢问师弟是要入那个班之前可在哪里蒙学”

  崔白心中巨震,看来这大明朝比新世纪要更现实啊。

  “在下未曾蒙学,入哪个班师父与山长也未告诉我。”

  崔白话一出口,那人便不在言语,拜了书院夫子为师,又有山长照顾,能差到哪里去。

  陈龙洋心中则对崔白的评价再上一层,自己的选择果然是对的。

  经过三人一番收拾,总算把床铺收拾出来了,崔白也弄清楚了,帮自己清理床铺的叫刘鹤龄,刚刚呛自己的叫叶伍良,还有两人未到的分别是黄青松和吴年寿。

  还没到吃饭的时间,陈龙洋三人拿起书读了起来,崔白看看自己手中的千字文,三字经与百家姓,只好将目光投向拥有十几本书的陈龙洋。

  “陈兄,可否借我一本书读读”

  陈龙洋有些吃惊,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