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货源地
��”

  朱成明嘿嘿笑着拍了拍陈进。

  “拉倒吧老朱,你也没管我叫叔,我不照样给你优惠,咱不搞那些虚的,只来真金白银!”

  说着,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互相搓了搓!

  “哈哈哈,老混蛋吃我豆腐,真金白银你放心,陈进是我房东,有钱的很!”

  说到这,朱成明对着陈进挤了挤眼。

  上了船,陈进才认真地打量起眼前的景色。

  河道时宽时窄,老张家的渔船就在这段类似葫芦肚子里的地方。

  据老张大儿子说,这里鱼多的不需要撒网,把网箱放水里,第二天自动有鱼,还都不小。

  看着老张儿子的演示,陈进点头佩服:“鱼真多,难怪你们都不要小鱼!”

  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傻小子,那鱼苗肯定不会捕的,这是几千年来的规矩,俺们都不会破坏的!”

  “那是荷花,底下是莲藕!”老张家四个孩子,年龄悬殊有点大。

  大儿子已经二十出头了,现在和陈进说话的是七八岁的小女儿。

  “就是,我老闺女都比你知道的多!”对于陈进,老张一家子都乐呵呵地嘲讽。

  羞的陈进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却苦于在水上。

  “好了别废话了,还是带我们去看看鱼塘吧!”朱成明率先上了小船。

  陈进看了看对岸,确实有一片片的水塘,有的用绿色的渔网围住,有的则空空荡荡。

  “今年的毛刀鱼不知道怎么样,去年价格太低了,今年要是十块我就弄个干货摊了!”

  坐在船上,朱成明又一茬没一茬的和老张聊着。

  “知足吧,老赵十年前骑自行车来背货的时候才五块钱一斤,进价四块,两天四百斤,闭着眼都是四百块钱,平均两百一天,你还想咋地?”

  两人聊天,陈进心里坐不住了,毛刀鱼他是知道的,就是很细长的那种,形状像刀,可脊骨上有很多毛,所以叫毛刀鱼。

  配上青椒爆炒,在当地是一道别具风味的佳肴,没想到这么赚钱。

  要知道他们口中说的可是87年,那年月普通工人工资也就16块钱一个月,这个叫老赵的一个月起码五千块收入,在当时可以用土豪来形容了。

  “那些有围网的和没围网的是啥意思?没人承包吗?”陈进知道鱼塘都是人承包的。

  “有网的是螃蟹龙虾,没网的就是鱼,大头鲢子黑鱼啥的!”

  陈进看了看,确实有往上爬着螃蟹和龙虾,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老张又说:“不排除有人怕发大水把鱼塘里的鱼冲跑,有两家就是养鱼的也拉网了,喏!”

  手指了指,确实有两家的纱网上并没有爬螃蟹或者龙虾。

  “不过真发洪水,这网一点用也没有,嘿嘿!”朱成明有些幸灾乐祸。

  老张摇摇头,不置可否。

  到岸边的时候,老张儿子拿起船舱的小锚扔在地上,率先跳下船。

  “前面,跟我走!”

  这里都是湿地,老张父子俩光着脚,朱成明穿着雨靴,就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