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三生三世
��所以她也放下身段,亲自照顾公子的起居。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公子立功颇多,而且是君王长子,而那名君王,是天下称颂的雄主,开创了前人未有的功业,假以时日,君王一定会召公子归朝,让他继位。到时候,他就能迎娶女子,立她为后,长相厮守。
公子等来了君王的命令,却不是召他归朝,而是一杯毒酒。
一杯毒酒,令其自尽。
吴悠娇躯一怔,画面回到眼前,白袍公子正要饮酒自尽,女子在苦苦劝说。
公子对他的父亲,对那个君王,对那个名叫大秦的帝国,充满敬畏与忠诚。他是子,也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公子饮尽了杯中的毒酒,痛苦的倒在地上。
公子叫扶苏。
他的父亲,是秦始皇。
女子悲痛欲绝。
公子死后不久,女子得知,毒死公子的命令,并非是始皇帝所下,因为始皇帝那时已死。始皇帝的命令,原本是让公子归朝即位,但是有人不想公子归朝,那就是胡亥。矫诏要毒死公子的,也是胡亥。不久之后,大秦亡国。
如果公子没有那么果断就饮了毒酒,他就会等来即位的良机,大秦就有可能不亡。
女子悲痛欲绝,也愤恨不已,最后横剑自刎于公子坟前。
吴悠手脚冰凉。
那名叫作婉容的女子,就是她的前世,公子扶苏,就是李晔的前世。
她已经全部记起来了。
“你,恨他吗?”那个沧桑悲悯的声音,再度响起。
吴悠浑身轻颤,她脑海里最后的画面,还停留在女子自刎坟前那一幕。那是她的前世,那就是她,当时当地的心情,是何等绝望、悲愤、不甘......她焉能感受不到?
为什么,为什么要饮下那杯毒酒,为什么那么果断,连我劝了那么久,都不能动摇你对帝国,对皇帝的忠诚?
儿女情长,在你眼里,比之家国大义,就那么渺小?
沧桑悲悯的声音幽幽一叹。
紧接着,吴悠眼前的画面再度一变。
那是蜀山,吴悠认得。
一名身姿出尘的女子,正在后山练剑。
不出意外,吴悠看到,那名女子的面容,果然与她一样。
这也是她的前世。
女子不过是二八年华,修为却已经达到练气高段,堪称数百年一见的天才。她是宗室之女,母亲乃是公主。
女子练剑间隙,会静坐在场边,望着长安的方向发呆。
不久,女子得知,与她青梅竹马的皇子,被立为皇帝,但是受到权臣控制,生不如死。她不顾师门反对,毅然仗剑下山,直入长安。
后来女子成了那位皇子的妻子,被立为皇后。
那位才智双全的皇帝,无法摆脱权臣的束缚,完全不能施展拳脚,拯救江山社稷。女子不想做皇后,只想跟皇子长相厮守,她无数次劝说皇子,跟她离开长安去蜀山。
但是皇子却说,他有江山社稷,不能不顾。
后来天下大变,皇子被迫离开长安,去了许�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公子立功颇多,而且是君王长子,而那名君王,是天下称颂的雄主,开创了前人未有的功业,假以时日,君王一定会召公子归朝,让他继位。到时候,他就能迎娶女子,立她为后,长相厮守。
公子等来了君王的命令,却不是召他归朝,而是一杯毒酒。
一杯毒酒,令其自尽。
吴悠娇躯一怔,画面回到眼前,白袍公子正要饮酒自尽,女子在苦苦劝说。
公子对他的父亲,对那个君王,对那个名叫大秦的帝国,充满敬畏与忠诚。他是子,也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公子饮尽了杯中的毒酒,痛苦的倒在地上。
公子叫扶苏。
他的父亲,是秦始皇。
女子悲痛欲绝。
公子死后不久,女子得知,毒死公子的命令,并非是始皇帝所下,因为始皇帝那时已死。始皇帝的命令,原本是让公子归朝即位,但是有人不想公子归朝,那就是胡亥。矫诏要毒死公子的,也是胡亥。不久之后,大秦亡国。
如果公子没有那么果断就饮了毒酒,他就会等来即位的良机,大秦就有可能不亡。
女子悲痛欲绝,也愤恨不已,最后横剑自刎于公子坟前。
吴悠手脚冰凉。
那名叫作婉容的女子,就是她的前世,公子扶苏,就是李晔的前世。
她已经全部记起来了。
“你,恨他吗?”那个沧桑悲悯的声音,再度响起。
吴悠浑身轻颤,她脑海里最后的画面,还停留在女子自刎坟前那一幕。那是她的前世,那就是她,当时当地的心情,是何等绝望、悲愤、不甘......她焉能感受不到?
为什么,为什么要饮下那杯毒酒,为什么那么果断,连我劝了那么久,都不能动摇你对帝国,对皇帝的忠诚?
儿女情长,在你眼里,比之家国大义,就那么渺小?
沧桑悲悯的声音幽幽一叹。
紧接着,吴悠眼前的画面再度一变。
那是蜀山,吴悠认得。
一名身姿出尘的女子,正在后山练剑。
不出意外,吴悠看到,那名女子的面容,果然与她一样。
这也是她的前世。
女子不过是二八年华,修为却已经达到练气高段,堪称数百年一见的天才。她是宗室之女,母亲乃是公主。
女子练剑间隙,会静坐在场边,望着长安的方向发呆。
不久,女子得知,与她青梅竹马的皇子,被立为皇帝,但是受到权臣控制,生不如死。她不顾师门反对,毅然仗剑下山,直入长安。
后来女子成了那位皇子的妻子,被立为皇后。
那位才智双全的皇帝,无法摆脱权臣的束缚,完全不能施展拳脚,拯救江山社稷。女子不想做皇后,只想跟皇子长相厮守,她无数次劝说皇子,跟她离开长安去蜀山。
但是皇子却说,他有江山社稷,不能不顾。
后来天下大变,皇子被迫离开长安,去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