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劝兄
��璇玑额前的碎发,小声道,“璇玑都已经做母亲了,自然已经不是以前躲在兄长身后的小姑娘了。”他笑了笑,“我没有责怪你,我只是没想到你能在陈州甚至西谷身边都安插了人,连我易容成什么模样都早已经了然。短短几年而已,璇玑深谋远虑,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杨璇玑轻咬着下唇:“皇兄,我并无他意,只是未见到皇兄,不敢轻易露出端倪,若是叫大院君察觉,我便要大难临头了。”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杨琼,“皇兄不要生我的气,好不好?我明天就召回陈州的所有人,统统交给皇兄,听凭兄长发落。”
杨琼摇了摇头,失笑道:“我哪里是生气?皇兄只是感慨罢了。他们都是忠君之事,何错之有?璇玑怎的又耍孩子脾气起来了?”他柔声道,“璇玑的孩子已经多大了?真是可惜,当年我还许诺你要为你送嫁,如今你孩子都生了,我却还没见过妹婿一面。”
杨璇玑擦了擦眼泪,破涕为笑道:“小儿还不满百日,我身在锦州不便带着他,便一直安顿在夫君老家,关中柳氏旧宅中。”她轻声道,“是个男孩,我给他起名白萧,还没请过圣旨,等回了京中,再叫母上给他赐名。”她又道,“听闻皇兄也有了长子,实在是可喜。那可是母上的长孙,非同小可。”她轻笑道,“但不知道谁如此幸运,竟能做我的嫂子。”
杨琼却面沉似水,淡淡道:“进屋去说吧。”二人携手进了内屋,分宾主落座,叶云舒和紫漪也跟着进来,侍立在杨璇玑两侧。紫漪为杨琼兄妹二人沏上新茶,又焚上沉香,屋内香烟袅袅,一洗方才的郁郁之气。
杨璇玑啜了一口茶,望着杨琼,目光盈盈,道:“方才提到嫂子,皇兄面露难色。莫非是有难言之隐么?”她顿了顿,“难道连我,皇兄都不便提起吗?”
杨琼知道杨璇玑素来聪慧且敏感,便也不搪塞,只道:“逝者已矣,提他作甚。”
杨璇玑颇有些震惊,低声道:“原来我那侄儿竟这般可怜,落地开眼便遭母丧?”
杨琼不语。杨璇玑转念又道:“倘若我那侄儿是嫡子,又是皇长孙,此乃上天眷顾皇兄,送来麟儿,只可惜他母亲没有福气。”她叹了一口气,“若是他母亲还在,皇兄此刻便已有了元妃和嫡子,皇兄之于大院君和皇姐,便多了一重筹码。”她眸光一闪,意味深长地看着杨琼,“皇兄,你说是也不是?”
杨琼放下手中的茶盏:“璇玑见微知着,所思甚深,为兄我自叹弗如。”他站起身,迈步走到窗口,望着户外晦暗的日光,低声道,“不过,无论怎样,安期就是我的世子,我此次回到江南,就会将他的名字记入欧阳氏的祠堂宗谱,以正其名。”
杨璇玑亦笑着站起身来,她走到杨琼的身侧,兄妹两人并肩而立。杨璇玑幽幽道:“然而,是儿不能无母。若无嫡母,这个嫡子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不是么?”
杨琼侧过头看着妹妹:“璇玑何意?”
杨璇玑明眸如水,笑得一派纯真:“皇兄,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你为何迟迟不立王妃?难道皇兄是在等着谁?”见杨琼的面色微变,杨璇玑轻叹道,“其实,我与驸马之间也没有甚么深情厚爱,只不过,柳梦龙做我的驸马,正好适合而已。夫妇之间,不就是举案齐眉,参配阴阳,以明人伦大节么?况且皇兄又是欧阳氏宗子,宗妇之责,承祭祀,别嫡庶,不可谓不重。做皇兄的元妃,并非是要皇兄的爱宠,最要紧的,是她是否有贤能,可以担得起宗妇的责任。”
杨琼若有所思,杨璇玑又道:“我知道皇兄素来潇洒不羁,视这些宗法为无物。然而,皇兄若真的为了安期着想,就应该给他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早日为
杨璇玑轻咬着下唇:“皇兄,我并无他意,只是未见到皇兄,不敢轻易露出端倪,若是叫大院君察觉,我便要大难临头了。”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杨琼,“皇兄不要生我的气,好不好?我明天就召回陈州的所有人,统统交给皇兄,听凭兄长发落。”
杨琼摇了摇头,失笑道:“我哪里是生气?皇兄只是感慨罢了。他们都是忠君之事,何错之有?璇玑怎的又耍孩子脾气起来了?”他柔声道,“璇玑的孩子已经多大了?真是可惜,当年我还许诺你要为你送嫁,如今你孩子都生了,我却还没见过妹婿一面。”
杨璇玑擦了擦眼泪,破涕为笑道:“小儿还不满百日,我身在锦州不便带着他,便一直安顿在夫君老家,关中柳氏旧宅中。”她轻声道,“是个男孩,我给他起名白萧,还没请过圣旨,等回了京中,再叫母上给他赐名。”她又道,“听闻皇兄也有了长子,实在是可喜。那可是母上的长孙,非同小可。”她轻笑道,“但不知道谁如此幸运,竟能做我的嫂子。”
杨琼却面沉似水,淡淡道:“进屋去说吧。”二人携手进了内屋,分宾主落座,叶云舒和紫漪也跟着进来,侍立在杨璇玑两侧。紫漪为杨琼兄妹二人沏上新茶,又焚上沉香,屋内香烟袅袅,一洗方才的郁郁之气。
杨璇玑啜了一口茶,望着杨琼,目光盈盈,道:“方才提到嫂子,皇兄面露难色。莫非是有难言之隐么?”她顿了顿,“难道连我,皇兄都不便提起吗?”
杨琼知道杨璇玑素来聪慧且敏感,便也不搪塞,只道:“逝者已矣,提他作甚。”
杨璇玑颇有些震惊,低声道:“原来我那侄儿竟这般可怜,落地开眼便遭母丧?”
杨琼不语。杨璇玑转念又道:“倘若我那侄儿是嫡子,又是皇长孙,此乃上天眷顾皇兄,送来麟儿,只可惜他母亲没有福气。”她叹了一口气,“若是他母亲还在,皇兄此刻便已有了元妃和嫡子,皇兄之于大院君和皇姐,便多了一重筹码。”她眸光一闪,意味深长地看着杨琼,“皇兄,你说是也不是?”
杨琼放下手中的茶盏:“璇玑见微知着,所思甚深,为兄我自叹弗如。”他站起身,迈步走到窗口,望着户外晦暗的日光,低声道,“不过,无论怎样,安期就是我的世子,我此次回到江南,就会将他的名字记入欧阳氏的祠堂宗谱,以正其名。”
杨璇玑亦笑着站起身来,她走到杨琼的身侧,兄妹两人并肩而立。杨璇玑幽幽道:“然而,是儿不能无母。若无嫡母,这个嫡子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不是么?”
杨琼侧过头看着妹妹:“璇玑何意?”
杨璇玑明眸如水,笑得一派纯真:“皇兄,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你为何迟迟不立王妃?难道皇兄是在等着谁?”见杨琼的面色微变,杨璇玑轻叹道,“其实,我与驸马之间也没有甚么深情厚爱,只不过,柳梦龙做我的驸马,正好适合而已。夫妇之间,不就是举案齐眉,参配阴阳,以明人伦大节么?况且皇兄又是欧阳氏宗子,宗妇之责,承祭祀,别嫡庶,不可谓不重。做皇兄的元妃,并非是要皇兄的爱宠,最要紧的,是她是否有贤能,可以担得起宗妇的责任。”
杨琼若有所思,杨璇玑又道:“我知道皇兄素来潇洒不羁,视这些宗法为无物。然而,皇兄若真的为了安期着想,就应该给他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早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