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第2部分阅读
�问题,就是铠甲,兵器。这时代属冷兵器时代,为了提高杀伤力,都喜欢用重兵器。曹智刚开始拿在手上都颇费力,更别说挥舞着杀敌了,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曹智还是利用现代见闻去铁匠铺,画了好几张纸,才让铁匠弄明白,打造了一把类似波斯弯刀的长刀,还打造了一把类似的圆月弯刀的短刀,这两种刀都有刀背薄,重量轻,刃锋利的特点。特别是短刀短小、比匕首长点,容易随身携带。但只能作防身之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长兵器曹智挺喜欢枪,不过这时的枪和现代的枪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刺击兵器,和矛相似,据说黄帝时期就有了。当时枪刃锐长,还没有脱离矛的形式,曹智把枪头改进为短而尖的形式,比矛更加锋利。

  穿的就更麻烦了,厚铠甲,要三个人帮忙才能穿戴好了一套的盔甲,再加上兵器最少也得有一百多斤,走路都不轻松。没办法,为了将来,只能适应。

  还有就是文字、文章,古代的繁体和现代的简体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有些还能看懂或猜出意思,还有些就实在看不懂了。这文章就更难了,曹智从小学开始学唐诗宋词,中学教文言文,也算是有基础的,但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以前学的只是凤毛麟角。

  在曹家解决这些困难也容易,这庄园里人才不少,曹智虚心求教之下都肯教曹智。虽说有些问题问的很肤浅,但好在他们都知道曹智的脑袋受过伤,记不得以前的事了,也就没有人觉得奇怪。总的来说,这三年曹智学得不错,也能适应古代的生活了。

  三年转瞬即逝,三年里曹操官倒是越做越大,但对这腐败的朝廷是越来越失望。

  灵帝中平四年,曹操因平叛有功又被升迁至禁军典军校尉。赴京上任之前回了趟老家,曹智一来仰慕历史上的东都洛阳已久,很想去看看。二来也知道“黄巾起义”已经发生,那就离天下大乱也不远了,还是跟在曹操身边比较安全。就要求和曹操一同赴京看望老爹,曹操也想带上几个自己人好办事。以曹操现在的官职有权可以任命自己的属官和携带自己的亲兵了,所以也就同意了。曹智和夏侯惇被任为碑将,夏侯渊为司马。

  他们准备妥当,曹智把曹安也带上了,带着百十来亲兵上了去洛阳的路。当然,曹智没带大小翠。这小丫头气死了,临行时都不来送曹智。

  第五章 京城

  得、得、得马蹄声由远而近,眼见暮色茫茫,前方高大庄严的城门已在眼前。终于到京城了,曹智在马背上长舒一口气。摧摧腿,揉揉腰,这一路够辛苦的。看电影里那些人骑马那个威风,真要让你骑上一个月,赶那么长的路,没那个人吃得消的。这已经是走的慢的了,不是为了照顾曹智,曹操大概不用十五天就到了。

  总算到了,曹操、曹智等一队人马进得城门,曹智好奇的打量着这座洛阳城。这就是东汉首都洛阳,只见整个城池房屋鳞立,行人如炽,街道纵横交错,商铺林立,倒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可惜过不了多久,就要被董卓这头大毛驴一把火给烧了,曹智不由感叹一声。

  远远近近的一些酒楼有些已早早开门,招揽生意了。远处勋臣功将们的府邸金碧辉煌,极尽奢华。所有这些房屋几乎都超过两丈高,据曹智对古代的了解,皇城应该是皇宫最豪华,谁敢把房子盖得比皇宫更高,更豪华的。怎么这些勋臣功将的房子这么奢华那皇帝老子的房子在哪呢

  原来在这京城这些豪华的房子大部分是“十常侍”汉灵帝时期十个地位显赫的太监的,或是在宫中身居要职的大太监的。他们就是这东汉王朝的勋臣功将,这些宦官怎么会如此富裕和肆无忌惮呢原来现在的这位汉灵帝十分宠信身边的太监,什么事都听太监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