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杜家
�全确定就是男孩,万一是女孩……
就是后世的b超、彩超还有错的时候,更不要说现在的医术,即便李奇阳在这方面当真颇有建树,可那也不代表就百分百准确。
“这是青州刺史的纳妾请柬,这是莱州长史公子大婚请柬,还有这本山东大族杜氏一族的老族长生辰请柬。”
如果说那一万私军的事情泄露出来对鲍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眼前这些杂事,大量的请柬从山东各地送过来,其中大部分鲍渠都并不熟悉。
人家送来请柬礼是一定要到的,就是人如果不去也不太合适,但现在的黄县鲍渠真的走不开,已经离开一个徐泽,现在鲍渠再离开,那么黄县连一个做主的人都没有。
就在鲍渠为这件事头疼的时候徐攸突然来到黄县,身为山东大儒的一员,这些请柬他自然也收到一份,稍微一想就知道鲍渠也同样会收到。鲍渠离不开黄县的事情徐攸也很清楚,所以这一次他过来就是为鲍渠排忧解难。
“青州刺史的请柬可以不用去,礼物送到就好,莱州长史的那份我也可以代替你,不过杜老族长的请柬我还是希望你能够考虑一下。”
三份比较重要的请柬被徐攸挑选一下最终只剩下杜家请柬,这位杜家祖上同莱国公有很深的关系,据说是杜如晦二子私生子。
杜荷是杜如晦儿子,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因为卷入皇太子李承乾一案而被腰斩,其兄长杜构也因此被牵连流放南方最终死在那里。
杜家在贞观期间是大族,不单单只有杜如晦,其子杜构曾官任刺史、叔父杜淹官至宰相,封郡公,其后代工部侍郎、大理寺正、唐昭宗时期宰相、中书舍人、礼部尚书,一直延续到如今的朱温朝,杜家依然在朝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就是一个百年世家的底蕴。
这样的大家族就是朱温也不敢轻易招惹,毕竟稳定地方还需要用得上这些人,所以说很多时候坐在皇帝宝座上都并不是一件太舒服的事情。
第一代皇帝很累,因为他前半生想着怎么打天下,后半生想着怎么稳固争权,第二代、第三代也很累,因为他们同朝中那些元老们争夺权力,外来者战争。
第四代、第五代可以算是最轻松的,因为政权已经稳固,不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大大小小的麻烦,尤其是那些积蓄几代的世家已经成型,他们是皇权的最大困扰。
从第六代开始一般就开始走向没落,即便是没有那也只是一个中兴的假象,然后开始没落,这就是历史的循环,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躲避的过去。
唐朝走向没落,各地政权纷纷独立,说实话这是世家们最巅峰的时期,但从某方面来说这也是最虚弱的时候。
手中掌握着兵权,那么就是门阀大族,进可争霸天下退亦可保住族内几十年,可如果没有兵权……那也就只能屈膝人下。
徐家是大族,但是主要在儒家拥有一些影响力,前几代多人官至刺史、朝中侍郎,但也仅仅如此,注定只是一个中等世家。
杜家名声不显,但朝中高官不下六七人,地方多处担任刺史、县令,鲍渠欺辱一个老族长算不得什么,可这样一来必定会对鲍渠将来的发展形成很大的阻碍。这也是徐攸前来劝说鲍渠前往杜家一行的主要原因,结交杜家将来也许会帮鲍渠省去不少的麻烦。
“既然叔父说杜家值得一去,那我就去一趟杜家,明日我就动身。”
杜家老族长的生辰是十一月初,鲍渠跑一趟杜家怎么�
就是后世的b超、彩超还有错的时候,更不要说现在的医术,即便李奇阳在这方面当真颇有建树,可那也不代表就百分百准确。
“这是青州刺史的纳妾请柬,这是莱州长史公子大婚请柬,还有这本山东大族杜氏一族的老族长生辰请柬。”
如果说那一万私军的事情泄露出来对鲍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眼前这些杂事,大量的请柬从山东各地送过来,其中大部分鲍渠都并不熟悉。
人家送来请柬礼是一定要到的,就是人如果不去也不太合适,但现在的黄县鲍渠真的走不开,已经离开一个徐泽,现在鲍渠再离开,那么黄县连一个做主的人都没有。
就在鲍渠为这件事头疼的时候徐攸突然来到黄县,身为山东大儒的一员,这些请柬他自然也收到一份,稍微一想就知道鲍渠也同样会收到。鲍渠离不开黄县的事情徐攸也很清楚,所以这一次他过来就是为鲍渠排忧解难。
“青州刺史的请柬可以不用去,礼物送到就好,莱州长史的那份我也可以代替你,不过杜老族长的请柬我还是希望你能够考虑一下。”
三份比较重要的请柬被徐攸挑选一下最终只剩下杜家请柬,这位杜家祖上同莱国公有很深的关系,据说是杜如晦二子私生子。
杜荷是杜如晦儿子,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因为卷入皇太子李承乾一案而被腰斩,其兄长杜构也因此被牵连流放南方最终死在那里。
杜家在贞观期间是大族,不单单只有杜如晦,其子杜构曾官任刺史、叔父杜淹官至宰相,封郡公,其后代工部侍郎、大理寺正、唐昭宗时期宰相、中书舍人、礼部尚书,一直延续到如今的朱温朝,杜家依然在朝中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就是一个百年世家的底蕴。
这样的大家族就是朱温也不敢轻易招惹,毕竟稳定地方还需要用得上这些人,所以说很多时候坐在皇帝宝座上都并不是一件太舒服的事情。
第一代皇帝很累,因为他前半生想着怎么打天下,后半生想着怎么稳固争权,第二代、第三代也很累,因为他们同朝中那些元老们争夺权力,外来者战争。
第四代、第五代可以算是最轻松的,因为政权已经稳固,不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大大小小的麻烦,尤其是那些积蓄几代的世家已经成型,他们是皇权的最大困扰。
从第六代开始一般就开始走向没落,即便是没有那也只是一个中兴的假象,然后开始没落,这就是历史的循环,没有一个朝代能够躲避的过去。
唐朝走向没落,各地政权纷纷独立,说实话这是世家们最巅峰的时期,但从某方面来说这也是最虚弱的时候。
手中掌握着兵权,那么就是门阀大族,进可争霸天下退亦可保住族内几十年,可如果没有兵权……那也就只能屈膝人下。
徐家是大族,但是主要在儒家拥有一些影响力,前几代多人官至刺史、朝中侍郎,但也仅仅如此,注定只是一个中等世家。
杜家名声不显,但朝中高官不下六七人,地方多处担任刺史、县令,鲍渠欺辱一个老族长算不得什么,可这样一来必定会对鲍渠将来的发展形成很大的阻碍。这也是徐攸前来劝说鲍渠前往杜家一行的主要原因,结交杜家将来也许会帮鲍渠省去不少的麻烦。
“既然叔父说杜家值得一去,那我就去一趟杜家,明日我就动身。”
杜家老族长的生辰是十一月初,鲍渠跑一趟杜家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