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部分
陶弘敏讶道:“程兄不是说笑吧?竟然有人要开通广yang渠?要知道大江水面要比云水高出三丈,一旦开通广yang渠,大江立刻改道,只怕往后成了云水支流呢。”
秦桧在旁递上茶点,一边笑道:“陶五爷对水岸高低这等琐事都了如指掌,果然了得。”
陶弘敏“刷”的挥开措扇,微笑道:“明人不说暗话。云氏独掌晋国商业牛耳,这些年看准晴州接连开了六家商号。若开通广yang渠,弃了南边生意东进,我们晴州人多少有些担心。”
程宗扬道:“天下的生意天下人做,陶兄有什么好担心的?”
“晴州对生意人一向来者不拒,但有条戒律是晴州商人都遵守的。”
陶弘敏竖起一根手指,“无论哪行生意,晴州人都不允许一家独大。程兄知道为什么吗?”
程宗扬随口道:“是为了避免一家垄断经营、c控市场吧。”
陶弘敏抚掌道:“程兄果然不凡!我陶五果然没有看错人!我们晴州商人吃了多少亏才定下的规矩,却被程兄一语道破。”
程宗扬打个哈哈。“随口胡扯,陶五爷不必当真。”
陶弘敏一边把玩折扇,一边笑道:“程兄如此见识,在鹏翼社未免可惜。”
程宗扬本来以为他会开口拉自己跳槽,没想到陶弘敏话锋一转:“不知道程兄对’飞钱‘和’jiao子‘有什么看法?”
程宗扬一时没有想起这两个有点陌生的名词,迟疑间,秦桧轻咳一声。
“据秦某所知,唐国商人外出经商一般不随身携带铢钱,而是将钱放在本地钱庄,由钱庄开出凭券,到外地联号钱庄凭券取用,称之为飞钱。此法在宋国称为jiao子,比唐国更为方便,每一百铢收取三铢费用便可凭借一纸,随时支用。”
程宗扬明白过来,笑道:“纸币比铢钱携带方便,只要有足够信用支撑,未来一定会取代金银,成为人人都可以接受的货币。”
陶弘敏露出异样目光。“程兄说’纸币‘?”
程宗扬道:“飞钱和jiao子都是凭一纸取钱,现在虽然仅在钱庄汇兑使用,将来迟早会发展成货币。”
陶弘敏追问道:“程兄说的’信用支撑‘指的是什么?”
“发行方的信誉。”
纯粹的信用货币对这个时代来说未免太超前,程宗扬补充:“当然还有能支付的真金白银。”
陶弘敏饶有兴致地说:“也就是说,我有一万金铢的本金便发行一万金铢的纸币?”
程宗扬索xg道:“你要发行两倍也可以。一般来说,非动荡时期,五倍以内都属于安全范围。”
陶弘敏沉默片刻,抬头道:“五倍?”
程宗扬耸了耸肩。
陶弘敏起身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程兄既然有事,陶五就不打扰。等程兄忙完,陶五再来相邀,程兄可不能再失信。”
程宗扬笑道:“只要陶兄不失信就好。”
“一言为定!”
陶弘敏指着秦桧道:“你这位伴当也是妙人,到时一同来乐乐。”
秦桧道:“陶公子谬赞了。”
程宗扬陪着陶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