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行
��,才要呼吁倡导。

  跟随人流下车出站,打电话给已然等候的老于。

  我在出站口等老于。环顾四周,净是超市、餐厅饭馆,人来人往,喧闹嘈杂。望着眼前的情景,我很为省会泉城惭愧。

  当老于走来时,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大学毕业后,我们有幸见过三四面。挺难得的,因为对于不少同学,毕业后一面都还未见过。

  再见,难再见!

  我和老于找了家饭馆吃了顿饺子。我跟老于不客气,任由他付钱。

  吃过午饭,老于带着我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第一站——故宫。跟随着老于走啊走,换乘地铁,转得我晕头转向,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我只清楚:跟着走就行。

  当重见天日时,看下时间,从出站后一个多小时里,我们一直都在地下圈里转悠。生活处处都是圈儿,进来了就甭想出去,除非你翘辫子了。

  从地铁站上得地面后,我就看到天安门就在不远处,只有一街之隔。但是可望不可及,因为要排队过安检。

  过安检后,进入地下通道横穿过长安街到达天安门这侧。天安门前,执勤站岗的有穿军装的,也有便衣,看起来挺酷。

  穿过天安门,然后又穿过几道门,就到了凭票进入的地块。好在老于提前两天就把票给买好了,只需刷身份证即可进入。

  尽管只沿着中轴线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几个主要宫殿,但依然能给人带来震撼,让人感觉宏伟大气。

  图片

  在游玩时,我向来都随性随意,从不刻意去记一些东西。所以,不要问我在参观故宫的过程中依次经过了哪些门、去过哪些宫殿。

  走出故宫博物院,紧接着我们又去了后海。后海有不少酒吧,酒吧里都有驻唱或说相声的,为的就是招徕生意。对于驻唱人员,男生帅气些,女生漂亮点,不在话下。

  逛完后海酒吧街,我们就近去了恭王府。虽说王府无法与故宫相比,但规模也相当可以了,毕竟曾是史上第一贪和珅的府邸嘛。

  从恭王府出来时,已到傍晚。接下来去哪儿呢?西单!

  在西单没怎么逛——本来我是冲西单图书大厦去的,沿着大街边走边望就累了,之后便找了家餐馆坐了下来。我极少喝酒,老于也知道,自不会逼我。但“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小酌一下是可以的。

  老于说我没怎么变,还跟大学时一样。我也这么觉得,同样我也没觉出老于有啥变化。有些东西,一辈子都一个样。变不了,就看你装不装。当然,我们所指的并非用眼就可看到的外在的东西,而是要通过相处才能感知的无形的东西。

  吃过晚饭,便回了老于的住处。

  在京都,寸土寸金。老于是在三环租的房子,一间小屋,一张窄床,月租近千。

  第二天,没有起早去看升旗。吃过早饭就进发圆明园。

  圆明园不小,但空旷到没啥可圈可点之处,废墟都算不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般的公园。在我看来,这样的景点需买票进入是不应该的,虽然区区十块钱,但依然会减少不小的参观人次:人们本想多来几次,可能就因为买票而只来一两次。让我更不解的是,园中的西洋楼处断壁残垣遗址还要另外收费。我们一方面想要大家尤其是后代,铭记这段耻辱历史,一方面却在金钱上计较,多少有些不妥。了解和铭记屈辱的历史不应该使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