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武举风波(二)
�这举止怪异的小子穿着打扮仪表相貌皆不一般,校官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万一这是哪位军方大员的亲戚就不好了。

  就在校官一念之间,吴三桂已经收起了那副“微羞”的笑容。他分手一搓,左手弯弓,右手搭箭,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却又充满力感。

  接下来,众人看到了他们永生难忘的一幕。

  一箭、两箭、三箭……九箭!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噗!

  众人只觉得眼花缭乱,吴三桂就像世间有名的琴师,拨动手中弓弦,转瞬九箭连出!

  “一号,中,中九,合……合格!”报数的人小跑过来,看着箭靶上面摇晃的箭,说话都不利索了。

  “嘶——”场间另九位考生,连带校官都是一脸不可思议!

  场间,校官站在侧面,看得最清楚。

  第一箭出去的时候,他的眉头就是一皱,觉得这箭力道不够,根本射不到箭靶。可正在担心之际,第二箭紧跟其后,以更快的速度追上了第一箭!

  然后是第三、四、五、六……直到九!

  每一箭都射在前一箭尾上!

  竟然是承自先秦,失传多年的连珠箭法!

  校官一脸怪异。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射法世间罕有!如果真的存在,恐怕箭与箭的追尾不会超过五根。在这百步之内,箭的飞行速度是很快的,这就要求射箭的人手速非常快,更重要的是每一箭的力度都要把握好!

  最困难的是,因为是武举考试,明文规定,只有箭靶上有箭才算数。

  刚才的连珠射法,一箭跟着一箭。这就意味着,只会留下一个箭洞!其他的箭可能大部分都会穿过!

  可就诡异在,射出去的九支箭全在箭靶上!

  难道射箭的人能让排成一线的箭,射出去后又分开全部插到箭靶上?

  ……

  所有人像看鬼一样看着吴三桂,纷纷后退几步。

  吴三桂射完后心情很是愉快,可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似乎装.逼过头了……

  额……吴三桂擦擦额角,拿起箭筒边上最后一根箭。其他人又不约而同把头伸了过来,吴三桂看了他们一眼,他们又立即缩了回去,煞是好笑!

  吴三桂把弓高举过头,对着天空就是一箭。

  这也太随意了吧!众人绝倒。

  就算你前面九箭都中了,你也不能这样吧。这不是嘲讽我们吗?

  众人眼光随着那箭而去。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那箭直冲云霄,有如长虹贯日,又急转直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远处的验箭官都不由得抱头退后,寻找遮蔽物。

  开玩笑,这箭不长眼睛,从那么高的地方抛射下来,威力更胜平射!

  远处点将台上。

  “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嘛,花样挺多,有意思啊。”

  “回禀大人,此人是……”

  话音未落,那一箭向着地上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