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百日筑基
��拳路,实际上只是九个似是而非的动作,或是昂首挺胸,负手而立,或是肆意漫步,右手挥拳而出,元晋那时纵然年少,也知道这种不涉及真气运转,不牵扯人身穴窍的拳路,只是空架子罢了。

  但现在就是这空架子发挥了奇效,元晋摆出松鹤延年导引术的二十四个姿势时,只要一想起那九个动作,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万古青松、白鹤浮云种种虚景,活灵活现,生动直观,转瞬就领悟其中意蕴,导引术也因此迅速入门。

  元晋心思聪敏,行事谨慎,这时隐约意识到父亲传授的九个动作另有玄奥,于是佯作寻常,将疑惑按捺心中,准备一年后回家时再向父亲询问。

  反正这套动作现在的灵异仅仅体现在导引术上,对百日筑基,蕴生气感实则无甚帮助。

  如此练了一个时辰,少年们前往食堂吃过早饭,就去诵经殿诵读经典。在一位老学究般的老道指导下,研习道德经、黄庭经、清静经三卷经文中蕴含的道家思想。

  武道武道,非止武功招式,争勇斗狠,亦是大道探索,溯本还原

  若是有不识字的少年,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向执事道人请教,学习。

  下午,一众少年在坐忘殿中修行飞灵经第一层心法,殿中有梁尘观长老、执事道人相伴,随时传道解惑,以防少年行差踏错,伤了身体。

  到了晚上,才是少年们自由行动的时间。勤奋专注者早早用过晚膳,回房养气,不敢有一丝懈怠;贪图安逸者则是呼朋引伴,聚众玩闹。

  毕竟只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罢了。少了父母的约束管教,执事道人又秉持无为而治,只要不打扰他人,随少年们嬉闹,少不得有人荒于嬉戏,忘了入观前长辈的耳提面命。

  夜深。

  皓月当空,银河流淌,群星璀璨,照亮长空万里。

  房间内燃着沉香,余烟袅袅,香气清雅,先凉后涩,而后转为甘甜,淡雅飘逸,闻之心神通透,无思无念,超然于外。

  元晋在蒲团上盘膝而坐,摆出五心向天的姿势,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大大的“道”字,笔法圆润自然,不含锋芒,深得道家精髓。

  他双目微合,内蕴神光,显然修行松鹤延年导引术甚有所得,身体精元内敛,神气十足。

  “百日筑基,蕴生气感,就在今夜”

  对丹田脉动隐隐有所察觉,元晋合上眼睛,在淡雅沉香的辅助下进入无念无思,空明澄澈的静心状态,脑海中唯余经书中关于“百日筑基”的细微讲解,一句句在心中流淌,字字珠玑,明悟于心。

  “不管是道门静功,还是世俗流法,武道修习之路的第一步皆大同而小异,是为强身健体,气血充盈,炼精化气,蕴生气感。”

  “这一步在我道门叫做百日筑基,意指奠定武道修行之基。所谓百日,既正常而言,炼精化气之后,百日之内,丹田之中自会蕴生气感,生成第一缕真气。”

  道门修行口诀晦涩难懂,一般都是借物比喻,以致闻如射春灯谜,如坠五里雾中,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百日筑基即为炼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六步。

  周易中“己”纳离卦,在人身为心,故“己”指人心,即念头,元晋澄神静虑,无私无营,入静之后顺其自然就完成了“炼己”这一步。

  随后,元晋运转飞灵经功诀,一念归中,缓缓调整呼吸,引短令长,以后天呼吸接先天气穴,静极之时,于恍惚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