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梁尘
脚下鳞次栉比的小院,又途经杂事殿、中天门、青松坪诸地,一直转到黛山山后,才在一处水榭前停住了脚步。

  水榭门前,两名身穿白衣的青年昂首而立,神采奕奕地守卫着,一见李和光过来,二人立刻拱手一礼,笑吟吟道:“师兄可是来找师尊的,他老人家正好在湖心亭休息。”

  “两位师弟辛苦了,有师尊故人之子前来拜访,我将他带来拜见师尊。”

  李和光平易近人,同样拱手一礼,丝毫不因别人的尊重而倨傲,交谈了几句,他转过身来,“元师弟,你先在此静候片刻,我去通报师尊。”

  “李师兄请。”

  元晋淡然一笑,自觉走到一边,欣赏着道路两旁金丝垂柳,微风拂来,苍翠欲滴的碧枝轻轻摇曳,宛如迎客。

  这一路行来,元晋可看出了李和光在梁尘观中的威望,同辈师兄弟相见之后纷纷主动见礼,神态诚恳,面含尊敬,显然是发自内心,情真意切。

  等了盏茶功夫儿,李和光自水榭中走出,朗声一笑,道:“元师弟请随我来,师尊得知元先生之子前来拜访,不胜欣喜。”

  “元晋惶恐。”

  口中谦逊一声,元晋不敢拖沓,立刻随李和光进入水榭,两位值守的白衣道人留在原地,心下好奇元晋身份,却又不便直言相问。

  往里行去,是一条古色古香的临水长廊,两侧垂着青绿的竹帘,微风吹来,清澈的湖水泛起涟漪,竹帘亦是微微作响,别有一种清凉、幽静的韵味。

  李和光见元晋对周围山水颇感兴趣,笑道:“这镜湖水引自湘江水眼,清澈鉴人,常年活动不息,听风水榭临水而立,不远处就是黛山,山水相合,幽雅宁静,最得师尊喜欢,经常来此观赏山水,品茗静坐。”

  穿过临水长廊,几经转折,元晋登上湖心小亭,终于见到了李和光的师尊梁尘观观主李长青。

  老道士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满头银发被一根木簪束在脑后,穿着一件简朴的青色道袍,正盘膝坐在木桌后面,目光和蔼地望着元晋。

  桌上一杯清茶半掩着杯盖,白雾袅袅而起,香气淡雅清新,闻之令人心旷神怡。

  长辈在上,元晋神情庄重,郑重一礼,“元晋拜见长者,祝您福寿延年,武道昌盛。晚辈此行,家父还有一封书信转交给您。”

  元晋之前已经从元明手里拿到了元青羊的书信,这时从袖中取出,李和光接过,转交给了李长青。

  “贤侄不用多礼,快快请坐。老道与你父亲一见如故,相交多年,莫说你还未入梁尘观门下,即使你入门之后,若是没有外人,也可称老道一声世伯。”

  李长青手捋长须,一边翻阅书信,一边亲切地与元晋交谈着,“老道就称呼你晋儿吧。和光,晋儿,你们坐下,尝尝我这珍藏已久的湘水雾龙茶。”

  元晋盘膝坐下,李和光陪同坐在旁边,自觉取过茶具,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一气呵成,若行云流水,“元师弟,请。师尊平素里将这雾龙茶视作珍宝,就连我都少有机会品尝,今天还是沾了师弟的光,才能一品香茶啊。”

  元晋微微颔首,只见茶杯上白雾氤氲,雾气幻化间仿佛一条云龙腾云驾雾,飞腾云间,鼻尖轻嗅,自有一股轻灵、空濛的茶香沁人心脾。

  他以三指拈起茶杯,分三口轻啜慢饮,茶汤入腹,元晋不由合上双眼,只觉四肢百骸,周身十二万八千毛孔尽数打开,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