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李信献策
�戴国柱头盔被扫落于地,脑浆像豆腐花一样喷了一地,整个人栽下马去,一命呜呼。

  戴国柱一死,其部下全都放下了兵器,郭金城也投降了。

  高峻山拿下南漳后,就把房县、保康、南漳连成了一片,他把房县的人马全都调回襄阳,把房县、保康、南漳叫给贺人龙防守,同时把贺人龙的兵力增至三万。

  解决了南漳的戴国柱之后,高峻山就着手准备解决谷城的刘国能。他在返回襄阳的途中,与李信并行在崎岖的山路上。

  两匹马齐头并进,高峻山知道是李信有话想对自己说,于是他主动招呼李信:“李公子,今日我占了襄阳,好比当年刘玄德占了荆州,下一步该如何筹划,李公子心中可有计策?”

  李信道:“秦王,我心中正有一想法,要与您商榷。”

  “哦?请李公子慢慢道来。”

  “今日我军已立了脚跟,有了地盘,但是,要聚集民心,还须行动纲领和口号。”

  高峻山问:“李公子有何高见?”

  李信道:“攻城略地,最遭苦难的就是当地百姓,战火过后,往往是饥不饱食、衣不遮体。如果秦王能够为百姓着想,每到一地,减免赋税三年,我相信百姓定会开门迎秦王。”

  高峻山勒住了马头,停下来望着李信,李信也打住了马头,等着高峻山的回话。

  高峻山急切道:“我们下马来议一议此事。”

  二人下了马,在路边找了一块大石头并排坐下,孙可望也下了马,站在不远处警戒,行进的队伍还在继续往前行走。

  二人坐稳之后,高峻山道:“李公子,我知你才智过人,听说你在杞县还写过一首《劝赈歌》?但不知其内容。”

  李信谦虚道:“信才疏学浅,那首《劝赈歌》乃泛泛之作,不值一提。”

  高峻山严肃地说道:“我知道这首《劝赈歌》是一篇关心百姓疾苦的力作,怎能见说是泛泛之作?”

  李信知道再谦虚就是虚伪了,所以他连忙从衣袖中取出他所写的《劝赈歌》递给高峻山,高峻山认真地看了起来:

  来年蝗旱苦频仍,

  嚼囓禾苗岁不登。

  米谷升腾增数倍,

  黎民处处不聊生。

  草根木叶全充腹,

  儿女呱呱相向哭。

  斧甑尘飞灶绝煙,

  数日难求一餐粥。

  官府征粮纵虎差,

  豪家索债如狼豺。

  可怜残喘存呼吸,

  魂魄先归泉埌埋。

  骷髅遍地积如山,

  业重难过饥饿关。

  能不教人数行涙,

  涙洒还成点血斑?

  奉劝富家同赈济,

  太仑一粒恩无既。

  枯骨重教得再生,

  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无私佑善人,

  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