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乡种田
张玉燕妈身上。

  “爸,敢不敢和我打个赌”张玉燕换一种方式说道。

  “打什么赌”

  “给我一年时间,如果我种田没收益,失败了,我就回城里。”她顿了顿,“你现在赶我回城,我心有不甘,绝不回去。”

  张光明沉思了一会儿,“好,我给你一年时间,但是你不能动用家里的田地,自己想办法搞地。”

  “不给燕子地她怎么种”她妈着急道,做母亲的,都不希望孩子漂在外地,她支持张玉燕留在家里种田,但她不当家,家里的一切事由张光明说了算。

  “她要是连地都搞不到,还种什么田啊,尽早回城吧。”张光明道,这也算是他对张玉燕的一个考验。

  张玉燕同意爹提出的条件,她走出家门,去找村长打听包地的事。

  村长名叫刘长顺,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桃源村做了二十多年的村长,为人正义,处事公道,乡亲们都很尊重他,他在村里的威望很高。

  听了张玉燕想承包土地种田的想法,刘长顺表示支持,作为村长,他可不希望村子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年轻的有能力的都跑大城市去了。

  可是,说起包地的事,他又摇头,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田地给张玉燕承包,他也没听说乡亲们有想出租田地的。

  不过,他答应张玉燕,帮她问问乡亲们,看是否有人愿意出租田地。

  从老村长家离开后,张玉燕没有回家,而是往村东的海边走去。

  他们村依山傍海,村东是海,村北是山,村南和村西是耕田区。

  按说这种依山傍海的村庄应该很富裕,可桃源村这里的山是荒山,海是浅海,既不适合搞种养殖,也不适合开发成旅游景区,因此,桃源村是个贫穷的村庄。

  一路上,张玉燕笑着和乡亲们打招呼,众人也都微笑着回应她。

  只是,他们的笑容带有一丝嘲讽与不解,实在搞不明白张玉燕为何想留在家种田。

  站在海边,面对辽阔的大海,张玉燕长出一口气,心情畅快了很多,那种被人嘲笑和反对的郁闷消散了很多。

  她明白,要想彻底改变众人对她的态度,必须靠实际行动说话,等她靠种田赚到钱,这些嘲笑会统统消失,转而成为赞美。

  想到这里,她种田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第二天早饭后,张玉燕又找到村长刘长顺,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出租田地,老村长摇头,没人愿意出租田地。

  张玉燕叹气,她雄心勃勃地回乡种田,可却面临没田可种的尴尬。

  “其实有一块地可以给你“老村长看了看一脸愁容的张玉燕,说道:“咱村东北角那块地挺好的,只是那块地挺瘆人的“

  他话没说完,就转移话题道:“算了,还是不提那块地,我再帮你留意留意吧。”

  其实那块地张玉燕也知道。

  那块田地位于村子北面和东面的的山海交汇处,有十几亩大小,按说这种海水侵蚀山石相伴的田地应该是盐碱地,不适合种庄稼,可是,这块田地却非常肥沃,无论种什么作物,只要洒下种子就会生长,即使不施肥,也长得很旺盛。

  当时,开垦出这块地的人发现此地如此肥沃,很高兴,可是,有一天在田间劳作时,莫名其妙地摔倒在田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