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啥都别说了
/>
  “我说上回去沈阳要一锅包肉咋跟我想的不一样,做的跟樱桃肉似的。我差点儿没把老板叫过来理论,哈哈。”大可说。

  “你就这些杂七杂八的记得住。”我夹了一块锅包肉扔到胡子碗里说。“不过这锅包肉确实还是哈尔滨的好吃。”

  “吃完饭咱洗浴、按摩、撸串一条龙怎么样”胡子张罗着。我和大可都表示赞成,胡大当家的请客咱不能薄人家面子。

  胡子大名胡滨,大概就是生在哈尔滨的意思。之所以叫胡子,一方面跟他性格长相有关,他这个人成天吆五喝六的,人长得又结实,这要放在解放前不去当土匪都可惜了。解放前东北土匪横行,老百姓管土匪就叫胡子。另一方面的原因只有我知道,因为这外号就是我起的。胡滨的爷爷叫胡爱华,就是我爷爷的老战友。他本名叫胡三儿,其实解放前还真是个土匪,而且听说是匪帮里三当家的。匪帮里一般除了大当家的和二当家的就是四梁八柱了,而且还分为内四梁和外四梁。胡三儿为人仗义,枪法奇准用土匪的黑话说就是“管直”,人送名号“九枪八”,所以做了内四梁的大梁“炮头”。当年可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

  后来四野的359旅到东北剿匪,他们这一伙人一部分本来也是逼上梁山的,就被解放军招安了。再后来胡三儿辽沈战役,淮海战役都立了功,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他解放之后觉得自己的军衔也不低了,还叫胡三儿未免有些寒碜,就改成了胡爱华。这些事儿都是老爷子给小时候的我和胡子讲故事讲的,胡子他爸胡健总提醒老爷子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别老翻出来说,但是老爷子根本不听。我和胡子爱听他当土匪和打仗的故事,他就喜欢给我们讲。

  上初中之后胡子是越长越壮实,性格又跟他爷爷比较像,我就说他祖上是胡子,传下来的也还是胡子。后来就一直叫他胡子,他自己倒也挺喜欢这外号的。

  胡老爷子的土匪故事里面不乏一些诡异离奇的事情,这也是我跟胡子最喜欢听的部分。解放前的东北土匪横行,而且人数众多,那是个“英雄豪杰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一股土匪叫一个绺子,每个绺子的人数有多有少,多的上千人,少的可能几十人。武器装备也参差不齐,有日式装备、苏式装备,也有土枪、大棒。

  很多土匪是无恶不作的,打家劫舍,绑票杀人,糟蹋妇女什么都干,老百姓恨土匪恨得不行,但土匪里也有对抗日军的英雄行为。而且东北的土匪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土匪的黑话叫做黑土春典,这是一套只有土匪才懂的行内黑话,只要相互之间盘盘道就知道是不是自己人了,而且日常生活和做事完全可以使用春典来沟通。土匪还有五清六律、七不抢八不夺,触犯这些条例的轻则受罚重则处死。

  比较大的绺子像大龙、座山雕这些基本都有上千人马。胡三儿所在的绺子不大,只有百十来个弟兄。不过他们的大当家的还是挺有名气的,此人姓林,叫林世昌,江湖上的名号叫“老熊瞎子”。当初林世昌带了十几个人上山落草的时候,曾经单打独斗的弄死了一只熊瞎子,虽然留下了一身伤疤,但也因此得了个响亮的名号。

  除了力战黑熊之外,老熊瞎子还有个令人称奇的地方,是他控制着一只体长将近十米的巨型蚰蜒。蚰蜒这东西老百姓叫它“钱串子”,是百足虫的一种。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长得有点儿像蜈蚣,只是比蜈蚣的腿更细长,有巨大的双颚并且有毒,不过最大的也就几厘米长。而老熊瞎子的这只蚰蜒身体巨大,触角和腿更是奇长无比,加在一起有近二十米长,咬死一个成年人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这只蚰蜒浑身鲜艳的红黑花色,黑的地方锃亮,红的地方艳的跟烧红的烙铁似的,身上还长着一圈复眼,黑夜里都能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