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春天来了
�自己还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小女孩孤苦无依就该死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那些饿狠了的人抢口吃食,又是什么罪?他们也只是想活下去已,或许当自己处于这种位置的时候,做出的事更过份。

  这两个对立的命题在余易的脑子里相互纠缠,她不知道该指责谁。

  可恶的或许是制度,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

  当余易满心埋怨的时候,权力中心所在的京城其实也并不太平。

  西北八府的一场干旱,最终逼得灾民造反,还闹成了一场涉及八府十州整个建面道的大灾难,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如蝗虫过境,引发的饥民如潮水,在整个冬天,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要想恢复到以前富硕强大的建南道,最少也得需要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整整一代人的努力。

  一场天灾不良的善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叛乱,这个事后问责应该谁承担,已经成为了皇帝议事殿上这几日争论的焦点。

  年轻的皇帝皱着眉头看着殿下须发皆白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宁王端坐面无表情。看他的态度,这事是不打算管了?

  “都别吵了!灾难已成,你们不想办法善后,在这里互相扯皮成何体统!”长时间的憋着气,胀得通红的脸色表明小皇帝的情绪已经极度不满。

  “臣等该死!”大臣们像是商量好了的一般,齐齐认罪之后全体鸦雀无声。

  宁王平静无波的脸上露出了轻笑,这件事算是过去了,由皇帝接了话,自然就没他什么事了。

  这是皇帝与宁王之间常有的较量,但凡棘手的话题、宁王阵营的错处,往往是谁先开口谁输,这个道理不单宁王懂,小皇帝也懂。

  可年轻气盛的皇帝往往不是老奸巨滑的宁王的对手,底下陆侍郎等一干保皇派也唯有叹息。

  “谁来告诉朕,撤了西北的关防把萧家军打发到建南道是谁的主意?”显然今天的小皇帝也并非全是热血上脑,暂时放下追责的问题,又扯上了萧家军的事。

  这下朝堂之上就更安静了。就连宁王都没有料到,事情的结果会完全不由自己的控制。

  原本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借着西北八府大旱,以叛乱之名除掉萧家军,再引西北戎敌入关,造成乱现,逼宫退位大事可成。结果哪里料到萧家的那个病秧子不但没有死在外面,平息的叛乱,还快速的杀回关边,阻止了戎敌入关,轻而易举的粉碎了他的计谋。

  机会失去了还可以再来,可这个萧家病秧子未除,却是后患无穷。料定会死在外面的人活着回来,不但一切算盘落空,就连小皇帝的腰杆子都硬起来了,若放在平时,除了说一句‘皇叔决断得很好’哪里还敢说多半句?

  现在如此咄咄逼人的话题势必要给出个答案了。

  “皇上!萧家军乃我朝战无不胜之师,建南道叛军势不可挡,唯有英勇的萧家军才能当此大任!”宁王难得的站起了身,转身向小皇帝施了一礼,才侃侃而谈,“臣在此为萧家军请功!”

  “臣等为萧家军请功!”由宁王打头,殿下一片应和。

  小皇帝有苦难言,他想要问责的是调离萧家军引戎敌叩关的事,显然今天是说不下去了。毕竟平叛及时,戎敌也未能入关。

  看着小皇帝青一阵,白一阵的小脸,宁王的心情又恢复了愉悦。哼,黄毛小儿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