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亚社
��于土司而不归于朝廷,如何能有利?此乃仁政之弊。”

  这次,章旻青的回答,意思就明确了。用管理土司的办法去管理新征服的地方,希望用仁政来收买人心。却不知道,那里的民众,依然是在土司们的管理之下,朝廷的所谓仁政,根本就施不到他们的头上。一旦土司造反,他们就会跟着造反。所以,章旻青认为这是朝廷给土司的权太大,而慑服土司的威又不足的结果。

  “确是其症,然做何解?改土归流?”

  这次,苏长青对章旻青的回答是认可的,以土司治理地方,确实有章旻青说的那种弊端。用土司管理地方,其实就是地方自治。自治的时间一长,叛乱是必然的。没有那个人,土皇帝做习惯了,还希望自己头上还有个巡抚之类的地方官压着。

  苏长青在这个问话里,虽然提到了改土归流,但显然,他的意见是否定的。

  “驻重兵,设流官督府,予督临机专断之权,以强权威。生杀之权,赋税之征,皆出督府。”

  章旻青的解决方法很明确,那就是驻重兵弹压,收土司的权力。要把地方管理最重要的生杀之权和征税的权力都收缴上来。土司没有对治下之民的生杀之权,就会逐渐丧失权威,没有赋税权力,则没钱。要造反,也是需要财力支持的。

  而为了防止委派的最高长官都督权力过大,这个都督必定是个流官,不能长期任职。这样一来,缺少地方支持的总督,也无法造反。这种方式,其实就是西方的殖民地统治方式。

  “军费何来?”

  听章旻青说要驻重兵,苏长青心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巨大的军费支出。

  “就地征取。”

  章旻青的这个回答,就是敷衍了事了。他可不会在没彻底搞明白苏长青的想法前,把他的想法全说出来。

  “不足取也,此法不通。”

  苏长青心里有点失望,收土司权力,他认可,但这要有强大的军力支撑。可这军费的解决上,他不认可章旻青的就地征取的办法。他可没想到,章旻青的就地征取,可不是他想象中那样的征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