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改建
  水塘上了冻,吃水反还方便了起来。

  杨树用木头雕了个木桶,可那水桶笨重不说,还装不了多少水。

  那水坑里的水,一次也就能打刚刚两三桶的样子,再要就得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再渗满一坑。那水是从草根泥土石头的缝隙里渗出来的,水坑边都是些碎石块泥土啥的,那水不知又渗去了哪里。

  杨树挖深了一些,却没敢继续,就怕那水会忽然渗光了。那水坑浅得很,每回打水都得用树叶叠个兜兜往出舀。每天用在打水上都要费不少事,却又不得不为之。这是附近唯一的水源,清洗猎物、洗漱什么的,都不敢在这里直接用,怕污染了这唯一的水源。

  每天都要费事地打水,那水桶还不给力。做木桶太费事,他只有一把匕首,削、剁都能凑合,可用来雕琢挖洞,就不怎么好用了。

  而且,圆木十分结实,挖洞并不容易。每天晚上做一点,那么多天,他只勉强做出了两个木桶,一个木盆,几个木盘子。

  说是木盆,有点大材小用了。那是一个枯萎了很久了的大树桩,杨树在原来腐朽的地方掏了个洞。那树桩笨重无比,蓝给拉到木柴围墙内后,就没再挪过位置。实在太粗笨,太重了!

  现在上了冻,等正午化冻时,将冰块用树叶直接包好带回山洞,放进大水桶里,倒是便宜了许多。不过现在每天只能打两次水了,正午一次,傍晚再一次。

  天冷,那水渗透得慢了。水不是很丰富,杨树和星星只能尽量节省着用,不敢将水用光。万一哪天水都上了冻,再渗不出,怎么办?等下雪?谁又说得准什么时候才会下?

  肉山处理好,山洞的改造也弄好后。杨树每日会在山包脚下转转。一来天天待在在山洞里,实在憋闷。二来,杨树也不想自己和星星给养废了。

  蓝每天要去林子里捕猎,他不敢带星星离开山洞太远,只在山包脚下随意走走。

  山洞装了木门,有危险他可以带星星躲回山洞里。而且据他推测这里之所以没有野兽出现,可能是因为这里有阿岩和蓝的气息。野兽都有领地意识,对危险的感知能力比人类强。

  对陌生环境的危机感,让杨树不敢冒险。这个小山包附近,他经过几天的观察,确定没有危险了,才敢带着星星下来转转。

  最近他们都是吃蓝打回来的新鲜猎物,吃不了的也制成了肉干。不过,蓝不敢离开远了,只在这附近狩猎。这附近没有大的猎物,打回来的都是些小型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那种像豚鼠又像山羊一样的小兽,杨树和星星叫这种小兽“豚羊”。

  这种兽的毛很短,不够保暖。再加上杨树和星星都不会销制毛皮,处理出来的皮子发硬,那毛还扎人。杨树担心冷月季他们的穿衣保暖问题,叫蓝打些毛发长而密实的猎物回来。可蓝坚决不肯,他宁肯多拖一点枯树回来,给杨树烧着取暖,也不愿意远离。他说等阿岩回来了,他再和阿岩轮换着出去打猎,冷月季之前一定给杨树打一头卷毛兽回来。那种兽的皮毛密实而长,最保暖,又够大。只要一张,就够杨树做了褥子又做被子的了。

  杨树不是一个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坐享其成的人。他带星星在山下转转想看看有没有别的什么机遇。这是一个原始的陌生的世界,动物植物都和地球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东西能吃不能吃、有用没用的,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要尝试之后才知道。

  例如杨树他们就发现了,有的树叶很脆,一折就裂开了;而有些树叶可以折叠了用好久都不破裂。

  有的树叶散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