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掌 张曜宗的商业计划
��他们还能卖上价钱?”

  孙黄设身处地的替那些织场想了一下,不禁冷汗直冒。这就是破产的节奏啊。

  张曜宗继续说:“第二年我就要其他织场破产一半,然后低价收购。而且第三年我只准备收两成原料,粮贱伤农,则必然十年之内无人再种棉麻,养蚕。所以必须从第二年就要同时开始收购金人所占北地的棉麻蚕茧,第三年织场不够的原料部分都从金地购买。”

  孙琉逸和黄坚现在才是真正的目瞪口呆。此计不仅算计了其他织场,还算计了所有养蚕,种棉的农户。而且最后必须要打通金人,不然第三年自己的织场就面临无布可织的境地。此计简直就是损人不利己啊。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曜宗惨然一笑:“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控制了大宋八成织场,以后的布匹价格就都由我们定了,现在一匹布一贯钱,将来我们就可以卖两贯,三贯,甚至五贯十贯。剩下的布匹就运送到金国。再收购羊毛,棉花。则利润更有数倍。”

  孙琉逸和黄坚这才知道张曜宗的最终目的,生意还能这样做?算尽天下?

  “我们要先赔后赚,所以其中的资金是最关键的,没有庞大的资金,没有可以影响市场的织场,就控制不了原料和布匹成品的价格。所以剩下的只能麻烦孙世伯了,多联络各地豪商有力人士,一起收购原料,抬高价格。收购织场。”

  孙琉逸这才知道张曜宗为什么要拉拢自己,只靠张曜宗自己,就算有再多的钱也办不成这事,自己也不必为了只出了几十万贯就能占三成份子而愧疚。虽然自己根本就不会愧疚。

  “世侄可算过计成后,我们每年可得多少银两吗?”孙琉逸想知道最终的结果。

  “世伯,小侄简单算了一下,全部统一织场,则以后每年可以贡献八百到一千万贯吧。分到世伯手上大概也就是每年两百万贯以上吧。”

  孙琉逸又是吃了一惊,可以分到这么多,干了。

  黄坚却是仔细算算:“宗哥啊,照你刚才算的,就算收购织场也是低价,我们的资金缺口好像没有那么大啊。为什么要那么大的资金啊。”

  张曜宗面容很愧疚:“整件事我最内疚的就是牵连无数农户,所以我打算收购一大批粮种农具,在农户无以为继时,无息供应他们,免得又有多少人家破人忙,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不能只为了自己发财,还需要考虑他们。”

  孙琉逸这才对张曜宗竖了大拇指:“算无遗策,悲天悯怀。如此甚好,不失德而谋天下。曜宗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