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亮剑
�始集结兵马准备出击,然而将军盈之却阻止了我,说此举容易引发宋国与楚国之间的大纠纷,他劝我保持克制,不要坏了国家的大事。”唐鞅如实回道。

  “狗屁!”戴言骂道。“军队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由百姓组成的吗?成立军队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百姓,保护百姓所组成的这个国家!”

  说完以后,他匆匆的赶到了丰邑城的军营中,见到了宋军的实际统帅——盈之。

  “盈之将军,楚军在掠夺我丰邑子民的财产,杀我宋国丰邑的子民,你为何不还击?”戴言愤怒的问道。

  盈之回答道:“我离开都城以前,君上曾经万分嘱咐过我,我宋国乃小国,对于楚国这样的大国应当谨慎对待,不可亲启战端。如果楚军没有主动进攻我国,我们当不可主动招惹他们,以免给楚国侵略我国留下口实。”

  “那如今楚军杀我子民,夺我财产,又如何不是在进攻我国?我作为宋国大行人,命你现在就发兵进攻楚军!”戴言对盈之说道。

  “公子,对于您的命令,下臣恕难从命。君上对我说得很清楚,只有当楚军进攻我国时,我才能发起还击。除非是楚军开始进攻我国城邑或是直接进攻我军了,否则我是绝对不会还击的。”盈之坚定的回道。

  戴言默然,他当然知道盈之这么做是得到了宋君子喜的命令。而子喜之所以要盈之如此忍让、如此克制,其实无非就是因为宋国弱小,楚国强大,他怕招惹到了强大的楚国,给了楚国伐宋的借口,到那时,他这个君位可就不好做了。

  从盈之的话音里,戴言听出了他的决定,也听出了盈之的决定背后,宋君子喜的恐惧。要想说服盈之出兵,他是不可能办到了。

  然而戴言却并不打算就这么什么都不做,任由养陵君进攻他的领地,伤害他的子民!

  他走出军营,回到邑大夫府,换上一身戎装,召来了巨子田鸠,命令巨子召集起所有的墨家里帅,和丰邑的三千子弟兵。

  因为是处于战备状态,所以这些里帅和子弟兵其实都是在丰邑城内驻扎的,集中起来非常快。

  兵将都召集好了以后,戴言站到一个由墨家工匠打造的高台上,确保所有的兵将都能够看到他,随后他对这些墨家的里帅和这些来自丰邑的子弟兵说道:“大家好,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应该认识我了,也有人不知道我,我是子偃,丰邑的领主,也是你们的长官。楚国伐齐,是我向君上建言,我宋国放开东境,让楚军驻扎、通过我宋国去伐齐。在我和楚国商量这一条件时,我向楚国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楚军不得骚扰我宋国百姓。然而,就在城外,楚国的养陵君公然无视我宋国与楚国达成的协议,杀我子民,掠我财产,完全不把我这个丰邑领主放在眼里,不把我宋国放在眼里,简直是视我宋国无人!“

  ”我曾向盈之将军提出进攻城外攻击我宋国子民的楚军,然而盈之将军有他的难处,他害怕进攻楚军会给楚国留下攻伐我宋国的借口。这,我可以理解,因为他是我宋国的大将,他需要站在整个宋国的角度为国家考虑问题。”

  “而我虽然是宋国的大行人,但我却引来了楚国的恶虎伤害了我丰邑的子民,这是我的罪过,我向各位丰邑的百姓们谢罪!”说完,戴言脱下自己的帽子,并对着在场所有的兵将深深一躬。

  这些兵将们当即就连连惊呼“公子不可”,想要阻止戴言的行为,戴言丝毫没有听从。

  戴言向兵将谢罪以后,又对他们说道:“然而我毕竟是丰邑的领主,是你们的主君。现在我的领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