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屈原
��。于是他对戴言说道:“公子的赌我接受了。”说完即转身离去。

  三日后,齐国使者张丑带着鲁国使者来到了宋国,带来了戴言所希望得到的消息:鲁国放弃与楚国所订立的盟约,对于齐楚之间即将爆发的战事,鲁国将保持中立,绝不插手任何一方。

  这事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屈原离鲁开始说起。

  屈原在临淄代表楚国向齐国宣战以后,齐国君臣开始时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因为齐国与楚国实在是太远了,两国并不接壤,即使楚国宣战了,也还要跨过宋国才能打到齐国的封国;跨过鲁国才能打到齐国的本土。再说了,即使是楚人真的打过来了,齐国难道就怕楚人不成?齐国在齐王田因齐的手上两次打败强大的魏国,将魏国从霸主位置上拉下来了,难道还怕区区南蛮?

  然而事态的发展则远远的超出了齐国人的预料。在楚国向齐国宣战后几日,先是赵国突然宣布与楚国结盟,讨伐魏、齐两国擅自相王,不服从天子的行为。随后又是从鲁国传来消息:鲁国与楚国结盟。而根据各地间谍传来的消息,像秦国、中山国、燕国这样的国家都很有可能与赵楚结盟对抗齐魏。

  楚国这一轮外交攻势直接在整个天下掀起了一片狂澜,而所有这些波澜中最令齐国胆颤心惊的,则莫过于鲁国与楚国结盟了。鲁国是齐国的邻国,两国同处于山东半岛。可以说,对于独霸东方的齐国来说,鲁国就是齐国的腹心。鲁楚结盟就相当于楚国把刀子直接捅到齐国柔软的腹部了,这能不让齐国跳起来吗?

  齐王当即就想发兵去攻打鲁国,先将鲁国拿下,再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强大楚国。然而由公子田婴所举荐的客卿张丑却发话了:“臣曾听说,主不可因怒而兴师。王上如今最大的敌人是楚国,然而王上却不抓紧时间好好备战,专心对付楚国,却要仓促发兵,攻伐鲁国,臣以为甚为不智。鲁国虽弱,然而却有地方三百里,车千乘;其国向外攻取或有不足,然而其对内防守却是绰绰有余。它又哪是一朝可以攻取的呢?王上一旦发兵,攻取鲁国不胜,顿兵于鲁国坚城之下,其兵必挫。一旦楚国大军到来,则我齐军必然大败于楚。如此我齐国就极其危险了,请君上察之!”

  齐王对张丑说道:“先生所说的话,寡人当然也知道。然而如今鲁国已经倒向了楚国,如果不事先将鲁国这颗钉子拔掉,那么未来楚国将可以直接通过鲁国进攻我齐国本土,如此则我齐国岂不是更加危险?”

  这时张丑向齐王说道:“下臣不才,愿亲赴鲁国,说服鲁国背弃楚国,保持中立,如此则王上当不用攻鲁,更可以安心准备与楚国的战争了。”

  齐王应允了张丑,于是张丑来到鲁国拜见鲁君。齐国使者低声下气的来见鲁君,这可是多少年都没见过的奇事了,鲁君不由得心里暗爽:这跟对了楚国就是舒服啊,强大的齐国都低声下气的来求我鲁国了。他一副骄傲的口吻问向张丑:“齐王派你来我鲁国是做什么?难道是齐国怕我鲁国了吗?”

  张丑淡定的对鲁君说道:“我来鲁国是特意为君上和鲁国吊丧的。”

  鲁君大怒:“你怎敢这么说?”

  张丑说道:“君上您为鲁国的谋划大有问题。历来战争都是要站在胜利者一边的,而您却站在失败者一边,这却是为什么呢?

  鲁君怒极而笑,问张丑道:“先生你认为齐国与楚国战,两国哪一国能获胜呢?”

  张丑回道:“这怕是鬼都不知道吧。”

  鲁君问道:“那先生又为何敢说我鲁国是站在失败者一边?先生又凭什么敢说来给我鲁国吊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