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商人
  白龙也不说什么,只是朝两人一拱手就告辞了。三人很快也分开了。

  三人不知道的是,此笔交易的买方其实不是戴言,而是整个宋国。戴言虽然是一地贵族,可是要他拿出如此大笔的钱财也是不可能的,光是此笔购买粮食所花费的金额就花去了整个宋国财政税收的一半。购买如此大量的粮食,即使交付的方式分为两年,这也令得宋君子喜肉痛不已。好在戴言向他承诺,现在的花费未来一定能够加倍的收回来的。子喜也就认可了弟弟所做的这一场豪赌。

  不久之后,天下列国都知道了魏齐两国将于次年3月于齐国薛邑相王一事。由于薛邑在天下九州中属于徐州,因而此事被列国称为徐州相王。

  在得知此确切消息后,各国上层陷入了一片沉寂,而位于下层的民间士人和天下各大学派反而陷入了骚动之中。反应最大的当属儒家学派,儒家学派认为只有楚越等南方蛮夷才会随意僭越“王”的称号,然而如今受天子册封的诸侯却互相承认称王,这是礼乐彻底崩坏的象征。在大梁的孟子在劝说了魏王无效后忿而离开魏国,又回到齐国劝说齐候,一样没有结果。孟子只得重新返回自己的母国邹国讲学。

  然而就在孟子郁郁不得志而返回母国时,两个普通的士人却加入了列国游士“找工作”的大军中。和列国众多郁郁不得志的游士们相比,这两人轻而易举就获得了两位大国国君的青睐,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游士里的成功人士。而他们也将在未来深刻影响天下的历史。

  这两个人,一个叫匡章,另一个叫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