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殿议
��

  “强行屯田之策吗?文干难道不怕百姓因此而造反?”见陈群竟然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一边的辛毗听了虽然不得不承认这对眼下的大魏确实是有好处的,但他依旧从其中听出了麻烦的所在:“经历了数年的战乱,百姓苦战久矣。他们更向往的是安定平和的生活,若我用这强行之术,必违背了百姓的意愿,倒时怕是民心尽失,徒然便宜了李晟啊。”

  “战争是军队实力的对比,是国家经济的对比,也是百姓民意的对比。”这样的说法虽然没有人专门整理出来,成为一个经典的格言,但一些朴素的事情却早已作为一个道理被众人所得知。“强弱都是在对比中才是有意义的。若在一般的情况下,没有了对比,无论你怎样压榨自己的子民,只要还给他们一些东西吃都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都能够忍耐。但如果你身边有了另外一个可以用来对比的参照存在的话。那你的压榨很有可能变成对方攻击自己的口实。而这样的口实在不知道潜藏在自己领地上有多少的奸细的传播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民意,这是需要值得主意的事情。而且淮南、徐州、豫州、兖州、冀州之地成为大魏之疆土已经数十年了,其地之结构,分派已经变得十分稳定,却是没有多少土地能分给百姓耕种。若是强行推行耕战之策的话,只怕要先将这份稳定打破才行。然而这样的打破却是更加不利于国家之稳定的。如果说压榨百姓所形成的不利民意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而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压榨士族所引起的民怨则是足以令整个大魏国被颠覆的。这些有田者的民意,才是整个大魏国真正的民意所在,他们才是真正的‘民心’。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啊。自己这边总不能就此将这些人推到李晟那边吧。“辛毗的话很短,但他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深奥。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说清楚,而是需要自己细细品味的。当众人真正的会意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众人的脸色却是不约而同的变了。他们的脸俱是刷得一下变得铁青起来,皆以一种奇怪的目光望着陈群。

  “文干,对于这件事情你还有什么考虑没有。若你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怕朕是不能按照你的建议来做了。”曹睿平和的望着陈群,开口要求道。他让陈群对这件事情给予解释。

  “陛下之所以会对此事顾忌,只怕是为了当日曹公执行打击大户之策,却遭遇到了兖州叛变之事而引起的担忧。其实如今的情况和当初的情况已是完全的不同。当初汉室尚在,群雄并起,若要领地的安全,皆是要以和睦为主。而如今天下三分,陛下亦有了正统的名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般的大族亦是不敢有丝毫反叛的。李晟那边对大族用得是什么政策我们都清楚,因此我们对大族进行的压榨不需要太很烈,只需要稍稍比李晟好一些就足以让他们认下去。所谓五十步和一百步,尽管没有本质的区别,可只要还有区别的存在,众人还是会从五十而弃一百。此乃个人的天性,却是不需要说太多的。”陈群微笑的说道:“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是能否让他们接受的关键。至于是否能够抑制他们的反叛,则看陛下能否坚定的去动用军队了。我建议屯田军如李晟那边所做的那样直接开赴乡下,以震摄不鬼之徒。同时责令各县,各村设立保甲互连制度。让他们互相监视,如有不稳者,则施以连坐,以严法压制他们。我就不信在这样一边是大刀,一边是果实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就大刀,而不食果。”

  “这……这似乎不怎么符合圣人的教喻啊。如此的严刑酷法,只怕和昔日的暴秦差不多了。”辛毗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和暴秦差不多?君以为秦之如何?”陈群略有些嘲讽的看着辛毗。

  “秦乃虎狼之国,二世而亡,皆法之过也。此乃定论,君何以再问?”辛毗毫不客气的回瞪着陈群。

  “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