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伊藤建设
r />
  就在李华勇做着一个小包工头美梦的时候,意外还真的出现了。

  这一天,李华勇又来到蛇口,准备问问什么时候能够进场干活。

  “什么!夏工你说设计变更没有通过?目前还不能进场干活!”

  李华勇口中的“夏工”,是这个项目的项目总工夏明焕,设计变更属于技术范畴,目前正是夏明焕在具体操作这件事情。这几天李华勇往这边跑得勤,和这边的管理人员已经很熟。

  “理由呢,他们拒绝的理由是什么?”

  问这话的是雷建军,事实上李华勇进来的时候,夏明焕正好在向雷建军汇报这件事。

  “他们没说具体的理由。。。”夏明焕苦笑一声,递给雷建军一份公函一样的东西:“。。。这是他们的回复,雷经理你自己看吧。”

  雷建军在看的同时,李华勇也凑了上去。

  “施工方提出之设计变更理由不充分,设计方拒绝采纳。”

  简简单单一句话,让李华勇看得心里迷惑,心说这是哪家设计院?这样的行文,好像也不是国内设计院的风格啊。

  李华勇顺着公函一路看下去,当他看到最后的落款,看到一个熟悉的名称,李华勇才恍然大悟。

  “日本伊藤建设株式会社”!

  这个项目的设计方,居然是日本大名鼎鼎的“伊藤建设”。

  “老朋友啊。。。”

  李华勇心里感慨一句,如果是这家日本设计院的话,那么李华勇心中所有迷惑都迎刃而解。

  在李华勇穿越之前,如果有人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算是建筑强国吗?

  李华勇会毫不犹豫很自信很骄傲很大声的回答:

  是,当然是!中国当然是一个建筑强国!

  中国不仅是一个建筑强国,甚至说是世界上建筑最强国都不过分。

  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最后10年,假如每年都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十大工程的话,中国最少能占到6到7个,另外1到2个,可能会出现在中东那些土豪国家,剩下的名额,才会被其他国家瓜分。

  不仅如此,在这十大工程中,至少有9个存在中国因素,或者有中国的工程师和工人参与,或者有中国生产的施工器械,或者采用了中国生产的建筑材料。

  总之在后世的大工程中,假如没有一点中国因素,这绝对是不可想象。

  这就是中国建筑的地位,这也是中国建筑人的骄傲。

  在这个世界上,有中国人干不了的工程吗?这个问题就太绝对了,因此李华勇不敢打包票。但是在另外一个问题上,李华勇却可以打十足的包票:

  假如在这个世界上有中国人干不了的工程,那么其他任何国家同样干不了。

  如果有人再问李华勇:日本算是建筑强国吗?对于这个问题,李华勇就会比较纠结,尽管不怎么情愿,尽管不怎么甘心,但李华勇还是必须老老实实的承认:

  日本同样也算是建筑强国。

  中国建筑业和日本建筑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抛开古代建筑不谈,在古代建筑中,中国是日本不折不扣的老师,这个没有任何疑问。只不过到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