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开解五柳先生
�的东西让后世铭记,那才是永恒的。当今之世,若要流芳万古,要么骑马打仗,一统天下,要么才华绝伦,写出好文章、好诗词。打仗我是不行了,就想写出点好文章,偏偏我的才华又一般般,唉……”陶渊明一脸无奈的神情。
刘射天大感疑惑,惊问:“你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已经很著名了,完全有流芳百世的资格,却为何这样说?”
“《五柳先生传》?我一直想写这么一篇东西,门口的柳树都栽了快二十年了,就是写不出来。《桃花源记》就别提了,写了十多篇了,连门口的小儿都瞧不上。”
陶渊明一脸无奈的神情,经刘射天再三催要,他才肯将自己写好的诗词拿出来一览。
归园田居一:早听夕阳好,他妈真不孬。本想多玩玩,睁眼却没了。
游蓬莱阁: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老子坐一坐。
无题: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笑刘邦: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机智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哈哈哈哈……
刘射天只读了几首,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都说了不要看,你非要看。”陶渊明一脸窘迫。
刘射天不禁困惑了,如此一瞧陶渊明是个酒囊饭袋,却哪里会作文章,可后世传唱的那些文章诗词又是怎么回事?
“说了老半天,你那包药的纸到底怎么回事?”刘射天问。
“那纸上记载的可都是诗词,太珍贵了……”
陶渊明还没说完,刘射天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还珍贵?大哥,咱不开玩笑行吗?”
“哎呀,你别急啊,听我说完。”
陶渊明继续道:“我在游学途中,有幸碰到一位仙人,他自称是天上的文曲星,阅历古今,文采非凡呐!我当时风华正茂,自认有才,不可一世,于是将自己作的诗交于他看,却被他批了个一文不值。他当时还险些要揍我,说我侮辱文字。临别时仙人送了我几张草稿,并嘱咐说:‘有这几张草稿纸,以后扬名立万足矣!’”
“就几张纸而已,你不提前背下来?也不怕丢了。”刘射天说。
“我不都说了嘛,我当时自命不凡,不可一世,哪会去看他给的草稿纸。直到这十年都没憋出一篇《五柳先生传》,我才真正的信服了仙人的话,我是真的不适合作文章啊!这才想到那草稿纸,原来被我误拿来包药了。”陶渊明又郑重地说:“那草稿纸你必须给我找回来,否则就算我死……”
刘射天抢先道:“打住,打住,别用死来吓唬人,现今桃源我为王,谁敢动我!”
陶渊明哭丧着脸,又作势要跪。
刘射天忙将他扶住:“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动不动就寻死觅活,要么就是屈膝下跪,像什么样?”
“宁愿打断骨头,也要挣得名声。对我这样有信仰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是比名扬后世更重要的了。”陶渊明义正言辞地说。
“好了好了,别跟我扯淡,快点准备笔墨纸砚。”刘射天说。
“干什么?”陶渊明一脸困惑。
“你没背下来,不见得我没背下来。快点的。”刘射天催促道。
刘射天大感疑惑,惊问:“你的《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已经很著名了,完全有流芳百世的资格,却为何这样说?”
“《五柳先生传》?我一直想写这么一篇东西,门口的柳树都栽了快二十年了,就是写不出来。《桃花源记》就别提了,写了十多篇了,连门口的小儿都瞧不上。”
陶渊明一脸无奈的神情,经刘射天再三催要,他才肯将自己写好的诗词拿出来一览。
归园田居一:早听夕阳好,他妈真不孬。本想多玩玩,睁眼却没了。
游蓬莱阁: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老子坐一坐。
无题: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笑刘邦: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机智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哈哈哈哈……
刘射天只读了几首,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都说了不要看,你非要看。”陶渊明一脸窘迫。
刘射天不禁困惑了,如此一瞧陶渊明是个酒囊饭袋,却哪里会作文章,可后世传唱的那些文章诗词又是怎么回事?
“说了老半天,你那包药的纸到底怎么回事?”刘射天问。
“那纸上记载的可都是诗词,太珍贵了……”
陶渊明还没说完,刘射天哈哈大笑起来,“就你这还珍贵?大哥,咱不开玩笑行吗?”
“哎呀,你别急啊,听我说完。”
陶渊明继续道:“我在游学途中,有幸碰到一位仙人,他自称是天上的文曲星,阅历古今,文采非凡呐!我当时风华正茂,自认有才,不可一世,于是将自己作的诗交于他看,却被他批了个一文不值。他当时还险些要揍我,说我侮辱文字。临别时仙人送了我几张草稿,并嘱咐说:‘有这几张草稿纸,以后扬名立万足矣!’”
“就几张纸而已,你不提前背下来?也不怕丢了。”刘射天说。
“我不都说了嘛,我当时自命不凡,不可一世,哪会去看他给的草稿纸。直到这十年都没憋出一篇《五柳先生传》,我才真正的信服了仙人的话,我是真的不适合作文章啊!这才想到那草稿纸,原来被我误拿来包药了。”陶渊明又郑重地说:“那草稿纸你必须给我找回来,否则就算我死……”
刘射天抢先道:“打住,打住,别用死来吓唬人,现今桃源我为王,谁敢动我!”
陶渊明哭丧着脸,又作势要跪。
刘射天忙将他扶住:“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动不动就寻死觅活,要么就是屈膝下跪,像什么样?”
“宁愿打断骨头,也要挣得名声。对我这样有信仰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是比名扬后世更重要的了。”陶渊明义正言辞地说。
“好了好了,别跟我扯淡,快点准备笔墨纸砚。”刘射天说。
“干什么?”陶渊明一脸困惑。
“你没背下来,不见得我没背下来。快点的。”刘射天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