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为求婚密授文言句 贺乔迁联赋田园诗
�加霜!可二叔就是不听,说什么他这辈子没考上秀才,又没个儿子继承志向,不使刘家门庭断了书香?因此,非找个秀才女婿不可。而二婶和文慧姐则考虑现实利益,对魁伟健壮的大壮哥,一定称心如意。这样,‘八’字就有一撇了。至于二叔这一关,要过也不难,眼下他对‘秀才’这个字眼十份痴迷。人的精神一旦达到走火入魔的程度,最容易上当受骗。我们就利用他这一弱点,让大壮哥穿上我的衣裳,假扮秀才模样,再学会几句‘之乎者也’客套话,管保他会痛痛快快地答应这桩亲事。”
文秀摇头说:“不行,二叔已经见过大壮哥,而且知道他没文化了,再打扮也会被认出来的。再说大壮哥从小没读书,土话说惯了嘴,文言话一时半耍也学不会。万一结结巴巴,所答非所问,岂不成了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大壮头摇的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俺已经丢过一次人了,再去还不是扒着眼皮照镜子——自找难看。咱就是个老粗庄稼坯子,有人愿跟,就娶,没人跟,打一辈子光棍!”
“快光棍半辈子了,还拉硬屎!”蒲松龄在大壮厚实的肩膀上拍了一掌:“我现在就教你几句文言话,只要你学会说了,明日,我带你去走一趟,保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不过,你今晚回去必须烧锅热水,从头到脚彻底洗个澡,然后去理发店,头发、胡须一扫光!明早过来,让你弟妹化妆打扮一下。还有,既然人改头换面了,称谓也得改一下,昨天你是以蒲大壮的名份去相亲,这回不叫‘大壮’了。”
“叫什么?”
“蒲二壮。一进门,刘敬斋一看是你,一定问:“如何又是汝?”你就回答:“老人家,您误会了,上次来者乃吾兄也,吾与兄长乃孪生兄弟,不仅体态、容貌一般无二。且言语声音亦相似,不用说外人看似一人,就是父母亦难辨其昆仲也。他听你这么说,他一定确信无疑,下一步必然会问:汝‘台甫’如河称呼?你就告诉他:吾名二壮,字仲力’。问了你名字之后,接下来他一定会问:‘某与汝素昧平生,非亲非故,来吾家何干?’你就说;晚生耳闻老人家令爱待字闺中,欲攀龙附凤,缔结百年之好耳,望老人家不惜金玉以适顽石,成全其美事!”
大壮说:“好吧,你教一句,我学一句。学会了,咱就去试试,学不会,打一辈子光棍。“
蒲松龄鼓励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学没有学不会的。”
于是两人一边干活,一边教学,起初有些结结巴巴,阴阳怪气,然而,一遍生,两遍熟,渐渐口舌都听使唤了,苦练了一下午,真学会了不少文言话。。
蒲松龄高兴地说:“行!今晚吃了饭,就回家洗澡、刮胡子、刷牙、剪指甲,邋遢习气一概去掉,明日一早过来,让弟媳帮你穿衣戴帽,改头换面,我领你去二次相亲!”
大壮当晚回家洗了澡,清早进城剃头、刮脸。自以为万事俱备,可进门还是被文秀找出了毛病:原来他没刷牙,进门一说话,文秀就闻到满口臭味。忙拿出蒲松龄的牙刷牙粉他让他刷了牙。然后把丈夫那件深灰色府绸长衫、古铜色贡呢马褂和青缎瓜皮帽取出来,把大壮打扮得衣冠楚楚,袍帽整洁。让大壮立正站着,上下打量了一下,发现衣服长短正好,只是太瘦,紧巴巴捆在身上,不但影响观瞻,而且把人捆缚得很不舒服,只好叫大壮把破烂内衣都脱掉,直接穿上蒲松龄秀才衣冠,并嘱咐:他尽量把精神放轻松些……
为了门面,让大壮借头驴骑上,并将珍藏的两瓶好酒让大壮带上,讨好老丈人。
来到大刘庄,蒲松龄先去岳丈家,让老人利用在家族中的威望,在二叔面前多进美言。然后领着大壮
文秀摇头说:“不行,二叔已经见过大壮哥,而且知道他没文化了,再打扮也会被认出来的。再说大壮哥从小没读书,土话说惯了嘴,文言话一时半耍也学不会。万一结结巴巴,所答非所问,岂不成了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大壮头摇的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俺已经丢过一次人了,再去还不是扒着眼皮照镜子——自找难看。咱就是个老粗庄稼坯子,有人愿跟,就娶,没人跟,打一辈子光棍!”
“快光棍半辈子了,还拉硬屎!”蒲松龄在大壮厚实的肩膀上拍了一掌:“我现在就教你几句文言话,只要你学会说了,明日,我带你去走一趟,保证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不过,你今晚回去必须烧锅热水,从头到脚彻底洗个澡,然后去理发店,头发、胡须一扫光!明早过来,让你弟妹化妆打扮一下。还有,既然人改头换面了,称谓也得改一下,昨天你是以蒲大壮的名份去相亲,这回不叫‘大壮’了。”
“叫什么?”
“蒲二壮。一进门,刘敬斋一看是你,一定问:“如何又是汝?”你就回答:“老人家,您误会了,上次来者乃吾兄也,吾与兄长乃孪生兄弟,不仅体态、容貌一般无二。且言语声音亦相似,不用说外人看似一人,就是父母亦难辨其昆仲也。他听你这么说,他一定确信无疑,下一步必然会问:汝‘台甫’如河称呼?你就告诉他:吾名二壮,字仲力’。问了你名字之后,接下来他一定会问:‘某与汝素昧平生,非亲非故,来吾家何干?’你就说;晚生耳闻老人家令爱待字闺中,欲攀龙附凤,缔结百年之好耳,望老人家不惜金玉以适顽石,成全其美事!”
大壮说:“好吧,你教一句,我学一句。学会了,咱就去试试,学不会,打一辈子光棍。“
蒲松龄鼓励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学没有学不会的。”
于是两人一边干活,一边教学,起初有些结结巴巴,阴阳怪气,然而,一遍生,两遍熟,渐渐口舌都听使唤了,苦练了一下午,真学会了不少文言话。。
蒲松龄高兴地说:“行!今晚吃了饭,就回家洗澡、刮胡子、刷牙、剪指甲,邋遢习气一概去掉,明日一早过来,让弟媳帮你穿衣戴帽,改头换面,我领你去二次相亲!”
大壮当晚回家洗了澡,清早进城剃头、刮脸。自以为万事俱备,可进门还是被文秀找出了毛病:原来他没刷牙,进门一说话,文秀就闻到满口臭味。忙拿出蒲松龄的牙刷牙粉他让他刷了牙。然后把丈夫那件深灰色府绸长衫、古铜色贡呢马褂和青缎瓜皮帽取出来,把大壮打扮得衣冠楚楚,袍帽整洁。让大壮立正站着,上下打量了一下,发现衣服长短正好,只是太瘦,紧巴巴捆在身上,不但影响观瞻,而且把人捆缚得很不舒服,只好叫大壮把破烂内衣都脱掉,直接穿上蒲松龄秀才衣冠,并嘱咐:他尽量把精神放轻松些……
为了门面,让大壮借头驴骑上,并将珍藏的两瓶好酒让大壮带上,讨好老丈人。
来到大刘庄,蒲松龄先去岳丈家,让老人利用在家族中的威望,在二叔面前多进美言。然后领着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