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拜高堂新郎怀旧友 花烛夜新娘明心迹
青州道院试,蒲松龄以最优秀的成绩,连取县、府、道三个第一。
喜报传来,轰动一方。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纷纷登门祝贺。淄川县令费纬祉、青州知府章士莱、山东学政使施润章也来凑热闹。一时间,蒲家门前,乐哈哈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好不热闹。
门庭空前荣耀,一家人喜不自胜。重病在身的蒲盘也神奇地下了病床,支撑着瘦弱的身子,笑逐颜开地接送宾客。
董夫人整备宴席,盛情款待登门贺喜的亲宾客、乡亲,整整热闹了三天,傍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关门回房,一边走着,忽然想起一件大事来:趁着丈夫病情有所好转,为小三子完婚,一来了却做父母的一桩心事;二来新人进门冲冲喜,丈夫的病会好得更快些。
回到屋里,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并说:“小三子考出好成绩,大伙都看得起,登门贺喜的人一定比前两桩喜事多,甚至县里、府里的大人也有来的,因此,这桩喜事要办的比前两桩隆重排场,最好请戏班子……”
“不行!”蒲盘吃力地摇摇头,打断了妻子的话:“小三子这次考得虽好,但是在科举道路上不过刚刚起步,如果考上小小秀才就大肆张扬,无疑会助长他的骄傲情绪!势必会影响继续进步!而且婚礼规模超过前两桩,会让两个哥嫂认为父母偏心,给本来就长舌呶呶不休的媳妇们留下新的话柄!”权衡利弊,他决定:小三子的婚礼要和以往两桩一样:富足而不奢侈。隆重而不张扬。
迎亲这天,蒲家大门上张灯结彩,大红喜联在明媚的阳光下,映的登门贺喜的宾客容光焕发,喜上眉梢!
两次“冲喜”,果然让卧病数月的蒲盘神奇般的好起来,他强撑着瘦弱的身体下了床,既不拄拐杖也不让家人搀扶,笑逐颜开地在贺喜的人群中穿行,迎来送往……使人几乎忘了他是个重病在身的老人!
早饭后,人们正在大门外翘首张望娶亲的花轿归来,忽然听见一阵锣声开道,看时,只见大街上一字儿来了三乘官轿,围观的人群如波开浪裂,闪开一条大道让官轿来到蒲家门前停下,管事人员高声传报:
“县尊费大人前来贺喜!”
“知府章大人前来贺喜!”
“学政使施大人前来贺喜!”
消息如同春雷在空中炸响,立刻轰动了全县,顷刻间,四外八乡的头面人物,城里店铺商号老板们不啻接到了朝廷的圣旨,争先恐后登门贺喜。一时间,蒲家门前,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蒲盘一家人受宠若惊,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而官爷们却如同来到自己家里,态度谦恭、言谈随和。才使两位老人心情平静下来。
费县令对蒲盘夫妇说:“我们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老百姓的喜事,就是我们的喜事。我们今天不是来做客,而是来当差,您老派我什么差使?”说的大家都笑了。
蒲盘说:“列位大人光临寒舍,使草民门庭光耀,蓬屋生辉,我有病,不能陪客喝酒,待会儿亲家翁来了,大人们就屈尊就卑,替我陪亲家翁说话吧!”
费知县摆摆手道:“不妥!不妥!当官的有‘瘆人毛’,人见人怕,我们在座,客人们钳口禁语,不成了吃‘哑巴酒’?还是听我安排吧:您老是一家之主,是无可争议的主婚人,施先生是新郎的老师可当证婚人;我呢,七品降六级,就当个‘赞礼官’吧!”费大人的谦虚幽默引得众人轰堂大笑。
章士荣急不可待地说:“费大人!还有我呢,安排什么差使?”
&
喜报传来,轰动一方。亲朋好友、父老乡亲纷纷登门祝贺。淄川县令费纬祉、青州知府章士莱、山东学政使施润章也来凑热闹。一时间,蒲家门前,乐哈哈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好不热闹。
门庭空前荣耀,一家人喜不自胜。重病在身的蒲盘也神奇地下了病床,支撑着瘦弱的身子,笑逐颜开地接送宾客。
董夫人整备宴席,盛情款待登门贺喜的亲宾客、乡亲,整整热闹了三天,傍晚,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关门回房,一边走着,忽然想起一件大事来:趁着丈夫病情有所好转,为小三子完婚,一来了却做父母的一桩心事;二来新人进门冲冲喜,丈夫的病会好得更快些。
回到屋里,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并说:“小三子考出好成绩,大伙都看得起,登门贺喜的人一定比前两桩喜事多,甚至县里、府里的大人也有来的,因此,这桩喜事要办的比前两桩隆重排场,最好请戏班子……”
“不行!”蒲盘吃力地摇摇头,打断了妻子的话:“小三子这次考得虽好,但是在科举道路上不过刚刚起步,如果考上小小秀才就大肆张扬,无疑会助长他的骄傲情绪!势必会影响继续进步!而且婚礼规模超过前两桩,会让两个哥嫂认为父母偏心,给本来就长舌呶呶不休的媳妇们留下新的话柄!”权衡利弊,他决定:小三子的婚礼要和以往两桩一样:富足而不奢侈。隆重而不张扬。
迎亲这天,蒲家大门上张灯结彩,大红喜联在明媚的阳光下,映的登门贺喜的宾客容光焕发,喜上眉梢!
两次“冲喜”,果然让卧病数月的蒲盘神奇般的好起来,他强撑着瘦弱的身体下了床,既不拄拐杖也不让家人搀扶,笑逐颜开地在贺喜的人群中穿行,迎来送往……使人几乎忘了他是个重病在身的老人!
早饭后,人们正在大门外翘首张望娶亲的花轿归来,忽然听见一阵锣声开道,看时,只见大街上一字儿来了三乘官轿,围观的人群如波开浪裂,闪开一条大道让官轿来到蒲家门前停下,管事人员高声传报:
“县尊费大人前来贺喜!”
“知府章大人前来贺喜!”
“学政使施大人前来贺喜!”
消息如同春雷在空中炸响,立刻轰动了全县,顷刻间,四外八乡的头面人物,城里店铺商号老板们不啻接到了朝廷的圣旨,争先恐后登门贺喜。一时间,蒲家门前,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蒲盘一家人受宠若惊,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而官爷们却如同来到自己家里,态度谦恭、言谈随和。才使两位老人心情平静下来。
费县令对蒲盘夫妇说:“我们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老百姓的喜事,就是我们的喜事。我们今天不是来做客,而是来当差,您老派我什么差使?”说的大家都笑了。
蒲盘说:“列位大人光临寒舍,使草民门庭光耀,蓬屋生辉,我有病,不能陪客喝酒,待会儿亲家翁来了,大人们就屈尊就卑,替我陪亲家翁说话吧!”
费知县摆摆手道:“不妥!不妥!当官的有‘瘆人毛’,人见人怕,我们在座,客人们钳口禁语,不成了吃‘哑巴酒’?还是听我安排吧:您老是一家之主,是无可争议的主婚人,施先生是新郎的老师可当证婚人;我呢,七品降六级,就当个‘赞礼官’吧!”费大人的谦虚幽默引得众人轰堂大笑。
章士荣急不可待地说:“费大人!还有我呢,安排什么差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