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闹元宵县令出新招 猜灯谜学童获大奖
��卿,城东蒲家庄人,请问公子高姓大名?”

  那少年道:“在下张笃庆,大昆仑人,刚才见灯街繁华热闹,一时冲动,背诵了辛稼轩的《青玉宴》,没想到二位不加思索、信口拈来,各自依原韵和了一阙,情景交融,脍炙人口!才思如此敏捷,实在令人折服!常听传闻,传说满井学堂中有一年一女两位才童,一定是二位了。”

  蒲松龄说:“才童实不敢当,刚才听公子吟哦,慷慨激昂!一时冲动,信口胡诌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背后有人喊道:“留仙,我们满城找遍了,原来你们藏在这里说悄悄话哩。”

  二人回头看时,原来是李希梅和王鹿瞻,忙问:“二位找我何事?”

  李希梅说:“魁文阁前老文具店前挂着四盏灯,谜唔十分难解,一大堆文人墨客绞尽脑汁猜了半天,没有一个能解出来,看来获这份奖品等你去拿了!快跟我们走吧。”

  于是,五个人下了城楼,来到魁文阁前,果见老文具店前挂着四盏造型精美的宫灯,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挤得密不透风。

  李希梅大声喊道:“诸位让一让,解谜状元来了!”

  蒲松龄啐道:“你咋呼啥?什么状元、榜眼?万一解不出来,多丢人!”说罢,看那四盏彩灯

  第一盏灯上写着首诗:

  渔家没打鱼,月下傍水居

  十字路口竹林下,半拉酒肆作生计。

  第二盏灯上也有四句诗

  待月西厢寺半空,张生普救去求兵。

  崔莺失却佳期会,却道红娘不用工。

  第三盏灯上写着一句话:

  只见溪头一片石

  第四盏灯上也只写着一句话话:

  一家门口一个天,

  看完,挥笔在每盏灯的谜底处,分别写上湖笔、徽墨、端砚、宣纸。

  店老板大喜道:“公子高才,佩服!佩服”!呼伙计:“取文四宝来!”

  “来啦!小伙计应声而出,把一个黑漆描金文具盒与一令宣。恭恭敬敬地递给蒲松龄。

  蒲松龄打开文具盒,取出文房四宝分别给了李希梅、张笃庆、赵晋石、王鹿瞻。剩下个空盒子。因发现小淑卿用似有不平之意,安慰她:“好弟弟,再得了奖赏全给你。”

  众人携带奖品,高高兴兴离开文具店。边看边走。到了拥挤处,蒲松龄怕丢了小淑卿,便拉着她手,觉得她身子簌簌颤抖!问她:“怎么啦?”

  小淑卿低声道“龄哥哥,我饿……”

  蒲松龄道:“饿了好办,前头有家蒸包店,我带你去吃蒸包”

  店前挤满了人。好多人没吃晚饭,此刻又冷又饿,想买热蒸包充饥御寒。无奈没人解开灯谜,老板死活不开门,

  蒲松龄挤过去,只见一盏状似蒸笼的大纱罩灯上写着一首情诗:

  青春女子对我言,乞君紧口莫外传。

  偏说相会无人见,欲饮缺欠沽酒钱。

  蒲松龄问小淑卿:这四句诗暗寓四个字,你看出是那四个字吗?

  “不知道。我不会解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