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贤良师一诺抛富贵 义壮士千里送粮船
  施润章走后,蒲槃数者日头度日。约好的日期临近,他每天都站在满井石台上朝大路张望,直到站得腰酸腿痛、两眼模糊不清,才失望地叹口气,对身边的儿子说:“看来,施先生今天又来不到了”

  “是啊”小松龄失望地叹口气,满腹惆怅地说:“到处兵荒马乱的,施老师的家那么远,当时应该就地买粮食,不让老师去辛苦一趟,直接留在这里教我们读书。”

  父亲说:“小孩子懂得什么施先生大半年没回家了,能不想念家中的亲人吗再说,咱这里今年遭了雹灾,小麦绝产,米珠薪桂,全庄人吃粮,买得起吗”

  “爹什么叫米珠薪桂”

  爹说:“顾名思义,自己动脑筋想想就知道了。”

  “米珠薪桂”小松龄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忽然自言自语道:“哦,我知道了,13

  就是说,米像珍珠一样宝贵;烧柴像桂花树一样值钱,是吗”

  父亲点点头。

  “江南粮食就贱吗”

  “是的,江南是鱼米之乡,有些地区一年收两茬稻谷,有的甚至收三季,粮价当然比北方便宜了许多,天要黑了,回家吧”

  “爹,我扶您下来。”他见父亲两腿直打哆嗦,忙紧紧抱住老人的一条胳膊,小心翼翼地扶他下了井台。蒲槃依依不舍地离开满井,往回走着,不时地回头看看,见儿子还站在井台上朝大路张望,催促道:“你也别等了,天黑啦快回去做功课,当心庄稼地里有狼”

  “我不怕”

  蒲槃慢慢踱着步子,随着夜幕降临,他不放心一个刚满四岁的孩子一个人留在野外,一边慢慢走,不时回头看看,见儿子仍站在那里不动,索性也不走了。

  突然,儿子惊喜的喊起来:“爹,大路上来了一伙人,前头是骑驴的,一定是施叔叔,骑马的大个后头还跟着几辆大车呢”

  “真的”蒲槃大喜,转身就往回走:“你看清楚了是运粮食的大车吗”

  “是的,他们下了大路,朝这里来了”他边喊边跳下井台,朝来人、车辆迎上去。

  骑驴人认出是小松龄,急忙跳下牲口,一路跑过来。

  “施叔叔好”。夜色苍茫中,小松龄一眼就认出首先下了牲口的人是施润章。狂喜的跑过去,一头扑进他宽大的怀抱里。

  “小松龄,果然是你呀,你一个人来了”

  “我和爹爹天天都到这里来等您,我们一家人可想您啦,后头那骑高头大马位叔叔是谁”

  施润章说:“,那位是一路上护送我们的郑将军,见了面叫他郑叔叔。”

  小松龄听了,立刻朝后面喊:“郑叔叔到家啦快下马吧”

  郑将军立刻从马背上跳下来,伸出双臂抄起小松龄,高高举过头:“小朋友,你智退清兵,救施叔叔脱险的故事我听说啦,你真了不起

  蒲槃远远的喊:“小三子,快下来,别把叔叔的战袍弄脏了”说罢,大步流星迎上前去,紧紧地握住施润章的双手道:“先生一路辛苦了,那位将军是谁”

  “郑壮士,多亏他一路护送,不然,不仅大米早被溃兵抢光,我和周老板也葬身微山湖了”又悄悄的告诉蒲槃:“您的老朋友周信之也来了,在后头马车上呢”

  蒲槃急忙上前道谢:“将军一路受累了。”壮士急忙把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