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咔擦。”

  响声极轻,但还是惊动了正坐在案前假寐的年逾半百的红衣妇人。妇人迟疑着张开双眼,又愣怔片刻,这才低头拿起案上一对略显陈旧的耳环。

  妇人盯着手上的耳环看得很仔细,目光轻移时,祥静的脸上慢慢浮现出淡淡的哀伤。

  妇人手上这副耳环,其坠子各是半面铜镜。此时,两只坠子合在一起,一丝合拢的缝隙也不见,真成了一面如拇指般大小的铜镜。刚才的“咔擦”声就是两个坠子合拢时的声音。

  妇人端详完耳环,抬起头后不觉疑惑的自语了一句:“等了七百多年,难道就为等这乱世女儿命?”

  自语完后妇人又怔了一阵,这才将耳环放进面前一个盛满清水的大铜盆。

  耳环放进铜盆时荡起了一阵细细的水波。水波过后,耳环铜镜的镜面变得跟女儿家梳妆用的铜镜镜面一般大小。妇人像是对此早已知晓,丝毫不感惊讶,只是凝神屏气的看着。

  很快,铜镜中漂浮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荒凉小路,一名瘦小的灰衣少年正风尘仆仆的独自赶路。

  少年乌黑发髻上绑了一块灰色头巾。头巾随着脚步上下轻舞,仿若周遭静寂中孤独的一只舞蝶。

  少年走过的小路上渐次浮现出四个古朴的小字:悲欢离合。

  镜中景象越来越淡,直到最后的“合”字完全散去,少年始终未曾转过身来,盯着铜镜的妇人始终只能看到一个瘦小而又孤独的灰色背影。

  盆中的铜镜又成了一对耳环,妇人抬手抹了抹不知何时已湿润的眼角,收起心中的哀伤,定下神开始思索刚才见到的镜中景象。

  妇人祖上传下这对铜镜耳环时曾有言,这铜镜耳环只显这家女儿的命运。只是镜中人看去却似个少年,这是为何?世人所行皆是悲欢离合路,此处显现又有何意?

  妇人正攒眉沉思,一位中年妇人喜盈盈的快步走进房间,躬身向她禀道:“恭喜夫人,刚才宫里传话过来,君夫人生了,是位女公子。”

  红衣妇人虽已得铜镜耳环警示,此时听到中年妇人的话,还是被惊了一跳,心想:当真是个女儿?这铜镜耳环的警示真要应验?心念至此,一时间她竟不知到底是喜是悲,只怔怔地望着中年妇人,半天无话。

  中年妇人本是前来报喜,见红衣妇人听讯后不仅面无喜色,反倒一副被惊吓的模样,心中甚感不安,赶紧又说道:“宫里传话的人还说,女公子出生时,大雪天的院子里竟来了两只喜鹊,唧唧喳喳鸣唱了好一阵子才离去。君上看得大喜,当即为女公子赐名‘喜鸣’。大家都说喜鸣公主是个好命之人,将来是有大富贵的。”

  此时,红衣妇人已平复好情绪,外孙女的出生总是一桩喜事。这次听完中年妇人的话后,她终于喜道:“好!好!詹姑,君夫人已得两子,此次再得一女,总算是儿女双全了!”

  喜鸣百日宴散去后,满面喜色的郑公携二夫人到喜鸣母亲姚氏的寝宫看望母女二人。姚氏正逗喜鸣玩乐,小小喜鸣在母亲怀里手舞足蹈,一张小脸乐得如花般灿烂。

  二夫人膝下无子女,看的甚是喜欢,忍不住上前逗弄道:“我家喜鸣出生就有喜鹊上门报喜,今日又独得王后贺礼,这命呀确是非一般的富贵。”

  郑公与姚氏听了不觉更加喜欢。

  二夫人泯然一笑,接着说道:“说不定将来我家喜鸣还会贵上加贵呢!”

  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