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百圩风姿
�知趣,回头看看牛戴坐的船也靠岸,并已经上石阶,我便放心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轻轻的一跳,登上了百圩寨的石砌码头。

  说是码头,其实有点像是青石板砌成的小型广场一样,广场的两边各有四面掐金边走金线红飞火焰的牙旗,每个旗帜上一面都秀了一朵红色梅花,另一面都用金线绣了一个字。右边分别是:“情”、“系”、“百”、“丈”,左边写着:“梦”、“萦”、“圩”、“塘”。我们所站的地方的约20步远,也就是整个广场的中间立着一个石头牌坊,牌坊上也写着四个大字:“春满大江”

  “这圩塘便是面前这片清湖,这百丈不知道是哪里?”对于这里我总是有不少的疑问,便顺口问道。

  “喏——”武安玉娟伸出纤手朝前面一指,“这百圩寨临水靠山,水是圩塘镜,山便是身后这百丈崖了。”

  “妙啊!”我不禁拍手叫绝,原来百圩寨的名字是这么来的,抬头看着这山寨后面的高峰,虽然也就几百米那么高,但其险峻的程度一点不如我从前见过的三山五岳差,这百圩寨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如此地势,除非神军天降,水中生兵,否则,想吃掉这里,不花点血的代价,想都别想。

  “石副官,这里的地形你可是观察的很仔细啊,咯咯咯咯——”武安玉娟一只手遮着嘴笑着,“是不是想着,什么时候带着大队人马杀将回来啊!”

  “这里……”我一脸的尴尬,四周又瞄了一眼,摇了摇头,“我没那么多兵来端这里,我但凡是个团长,才有这个胆子。”

  “咯咯咯咯,我们大当家的说了,旅长他都不放在眼里。”武安玉娟用眼睛斜了一下大门的方向,“请吧,大副官!”

  “走!”我苦笑了一下,“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早死早超生。”说完便双手往后一背,跟着武安玉娟匆匆的往里面走。

  这百圩寨看上去不小,在武安玉娟后面走了好长的时间,进了三重大门,基本上对百圩寨的结构大致有了了解。这个山寨大致分为三层,最外围的一层为外郭,寨墙高大厚实,全部是用青石板垒砌而成,墙大约有三米宽,人可以在上面行走,甚至可以架起枪炮,形成良好的防御。就士兵的岗哨密集度来看,外郭上集中了百圩寨大量的兵力,可以说,最外一层就是百圩寨的城墙,抵御外敌的最大保证。

  中间一层,又称中郭,大门上挂有有黑漆匾额,上书四个烫金大字“百圩晓东”。不错,百丈之圩,破晓于东,既然主匾额在这里,那可以清楚这中间的一层应该是柳映梅心目中最重要的了,迈步进去,却发现这里和外郭的刀枪林立完全不同,几乎没有任何枪炮的影子,这一层的寨墙就是普通的砖木结构,感觉唯一的作用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这一层非常宽大,整个寨子的大部分面积都集中在这里,也就是这里面,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型的村镇,全部是民居,民房,不少村民就在这里面过着朴素和简单的生活,不争不取,无欲无求,只有这每隔50米的一个砖石岗楼,提醒着大家,这里是百圩寨的一部分。

  最后一层,是百圩寨的内郭,预计也是最核心的地方,应该是柳映梅等山寨首脑盘踞的地方,走了约20分钟,才算进到这里。内郭的城墙和最外的差不多,只是稍显窄了些,但是这内城里面的建筑是依山而建,有些就是在百丈崖的山脚凿了洞,搭了木头架子建起来的,所以比外两层的要高的多,也正好可以俯瞰整个山寨,所以,这里的城墙也就顺理成章的高了不少。

  柳映梅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奢侈的人,本以为内城作为这股武装的核心力量的聚集地,一定会建的有模有样的,但爬上石梯,迈过台阶,跨进大门的一刻,才知道,这里除了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