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前阴云
有所耳闻,是夏龙的机要秘书,能说出那句成语来,应该是个很有内涵,充满正义感的人。不想这么多了,这不是重点,看看解良怎么说吧。

  “军座,你看,这不是为难我么。”解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在额头上擦了擦汗。“你看,你看,这个,我从罗老头那里来第六军,才几个月,还没有夏军长来的早,还不熟悉,再说我主要负责戚州城的治安以及军队各个机构的纪律约束,这一点我一定向军座保证做到最好。至于对敌野战,这个当然是军座、于师长,邢师长等战争专家手到擒来的事情了,对吧。哈哈哈。于师长是吧,哈哈哈。”

  “我说两句把!”解良对面的站了起来一个个头不高的年轻女军官,“就本人个人认为,此次佯攻是对去年11月,解军长带队投奔我军的一种试探性报复。毕竟一支人数不多的宪兵队,就不到一个营的兵力绕过锡城要塞近一个师驻守,来到戚州,让罗艺这个老狐狸非常没面子。这些年我们一直相安无事,但解军长为什么弃暗投明,就是因为他罗艺已经答应被亲日的伪政府军收编。罗艺的部队与江南大营的所有部队总和已经有6个师近5万人。这么雄厚的实力,几百人起义,如果不打一下,怎么他们日本主子交待?但是如果真打,他罗艺一个师1万多人,如果姑苏的政府军不支援,他是完全不敢来招惹我们的。而据我部署在姑苏的眼线告诉我,那边并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乐意看到杂牌军l师和我们消耗实力,而罗老头也不会愿意消耗自己的家底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所以,我认为,这次佯攻,也就是罗艺为了讨好他的日本主子,放的几个烟花而已。”一口气说完,女军官用右手推了推金丝眼镜,然后捋了一下垂在额前的斜刘海,向刘文点了一下头,静静的坐下。

  刘文依然扶着会议桌,依然笑着看着大家,然后呷了一口热茶,朝着于慧问道:“于师长,元参谋长的想法,你觉得如何?”

  “英雄所见略同!”于慧向着参谋长笑着点了下头,“无怪乎,前日金生元帅莅临我戚州时候曾经说,‘元紫衣,生于金陵,随父为虎将,战意刚勇,随母出姑苏,心思缜密,我金陵拱卫,沪宁铁幕,非刘文不可守也,刘文为帅,非紫衣不可辅也。’现在看来,元参谋长的分析与我暗合,无一遗漏。”

  于慧站了起来,走向城防图,“我的想法,是东南佯守,西北强攻。”

  他拿起指挥棒,径直的指向了戚州城的西北角,“目前为止,江镇要塞在政府军手里,虽然守军只有一个师,但他北部连着江都,是政府军江北大营的所在地。江镇守军也始终以守势来对待金陵集团军的屡次攻击。游弋于长江的炮舰使江镇必然是一个易守难攻的硬骨头,也正是金生元帅的大量兵力,集中在金陵的江南一带,以防止江都军队,使江镇可以安然无恙。”

  于慧回过身,扫了大家一眼,微笑的脸沉了下来,“正是江镇的存在,我们戚州就变成了一座孤城,金陵给我们的援助,只能通过不断的空投为主。虽然现在看来基本上我们的军需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一旦战事起,江镇敌军增兵并用什么时候从日本购得高射炮来封锁空域,我们获得补给的难度会增加不止一倍。所以,不管苏锡的6个师是不是会进犯戚州,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在东线部队集结之前,绕开江镇要塞,我的第七师两个步兵旅,加上申旅长的独立工兵旅和榴弹炮营,三个主力旅,一万五千人西进强取金州、溧水,打通戚州和江宁的生命通道。这样不论是守,是攻,我军可进退自如。”于慧把目光投向刘文,“如果军座能联络金元帅,安排江宁守军给予一定的接应,我相信,大军将在三天之内与江宁的新一团在溧水会师。”

  一番话讲完,指挥棒重重地一划,从戚州划过金州点在了溧水位置。大家都看到了,过了溧水,就是集团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