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路时时慢
  认认真真写完家书,杨纪堂将信叠起放好。天色已经全黑了。

  这时,屋外传来悠悠的笛声,清扬婉转。每天入夜,孙静总是在自己屋里吹笛子。

  曲调婉转清脆,动人心弦。时而高亢,情人相互倾诉般,清新欢乐,时而低沉,又像极了思念故人,充满哀伤。

  杨纪堂走出房间,站在院子里,让自己听得更清楚些。“师父一定很喜欢这个曲子,每天晚上都吹上几遍,不过,真的很好听。”

  不到一刻钟,笛声慢慢停了,杨纪堂才若有所失的走回屋。

  杨纪堂不喜欢孙静曲子落下的时候,不仅是因为笛声好听,更是因为听完笛子,他就要回屋练习心法口诀。

  “都练三年了,王伯伯说这门心法能安神静气,让我修炼内力时事半功倍,没想到这么久,一点用都没有,我还是常败将军,刚才还被刘青和李强追着打,指不定哪天再遇见这俩人,又要挨揍一顿。”杨纪堂低声抱怨,躺在床上。

  “纪堂,我们在此别过,你我相识之事,切切不可向别人提起,今日起,你入清澜门修行,但我教你的口诀务须每晚修习,不得停滞,否则再见之时,老子弹碎你的脑袋瓜子!”杨纪堂猛然一激灵,想起王忠玄弹他脑瓜嘣的疼痛,赶紧在床上盘腿坐好。

  “舌抵上腭自生津,神水三咽入丹田,气随心转九重天……”默念心法,努力运转经脉中极为虚弱的内力。

  足足一个时辰,杨纪堂满头大汗,“唉,终于练完了,累死我了,收功睡觉。”

  和王忠玄的相遇,还是三年前的事情。

  说来好笑,那个冬天,杨纪堂从青州老家赶去清澜学艺,路上逮了个野兔。正烤着吃,旁边来了个衣着褴褛的老道士,杨纪堂看他可怜,撕下大半给了他。临分别时,又怕他在风雪中冻死,在本来就很紧张的盘缠里,拿出二两银子,让他买棉衣。

  没想到,老道士大为感动,一定要送他来清澜,以报一饭之恩,只是,一路上吃杨纪堂的喝杨纪堂的,还不时打他一顿。直到分开前一晚,教给了杨纪堂这门心法,还因为他练不好给了他几巴掌。

  天刚亮,杨纪堂敲开师傅的屋门,“师父,我给奶奶写的信…”

  孙静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哦哦,好的,我今天就托人给你送去,放心吧。”

  杨纪堂洗漱完,在院子里走了两遍套路,张盈盈和孙静也先后打理完,出了各自的卧房。

  张盈盈今天换了一个粉色高领上衣,映得皮肤也亮了不少。

  按着平时的规矩,正好到早课的时间,孙静喜欢在自己的小院中教授徒弟,她觉得这样安静,或者说,孙静本来就是一个内敛的人。

  两个徒弟并排站好,孙静道:“今天我教你们轻功,风波三叠,看好了。”

  孙静奔跑几步,腾空跃起,凌空踩了三下,升高两尺有余,又缓缓落下,对二徒说道:“这‘风波三叠’要把真气置于双脚……”

  讲完这门功夫的口诀和精要,两个徒弟开始练习。

  不足一炷香,张盈盈就掌握了个七七八八,杨纪堂却内力不济,好久都不得其门。

  孙静早已习惯,杨纪堂以往练功,基本上都是这样。为了不打击徒弟,只能违心说道,“纪堂啊,你并非资质差,进境慢一些也未必就是坏事,很多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你要努力坚持。”